位,是为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去世后,儿子尚小,弟弟继位,是为处罗可汗(并非西突厥的处罗可汗,西突厥的全称泥撅处罗可汗)。处罗可汗去世后,始毕可汗的儿子仍小,由三弟继位,是为颉利可汗。
'26'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
'27'关于这次突厥的入侵,新旧 《唐书》 均称起兵是在七月,日期不详。但《资治通鉴》将突厥军进武功、京师戒严和太宗登基,一并记在同一天,即八月九日。
'28'以上综合《旧唐书·突厥传》、《新唐书·突厥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
'29'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
'30'贞观之治的实现,《新唐书·魏徵传》和《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均记在贞观四年,《资治通鉴》还明确记在颉利可汗被俘,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之后。
'31'见《旧唐书·魏徵传》、《新唐书·魏徵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
'32'以上见《贞观政要》卷一《政体》,《新唐书·魏徵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但《贞观政要》将这次辩论记在贞观七年是不对的,因为封德彝在贞观元年六月即已去世。王先恭《魏文贞公年谱》记在唐太宗即位后不久,是符合历史的。据查,魏徵在武德九年的七月至九月出差关东,因此辩论应在回京后的十月。请参看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
'33'见《旧唐书·张玄素传》、《新唐书·张玄素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
'34'请参看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35'据《旧唐书·张玄素传》,魏徵评价说: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36'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
'37'见《旧唐书·魏徵传》、《新唐书·魏徵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但只有《新唐书·魏徵传》将忠良之辨和兼听则明记载在同一时间,《资治通鉴》则将兼听则明记在贞观二年。
'38'见新旧《唐书》之《魏徵传》。
'39'长孙皇后救魏徵一命的故事,见于唐人所撰《独异志》和《大唐新语》。两书都是小说,不是正史。但长孙皇后对魏徵的肯定和赞扬,《旧唐书·长孙皇后传》有记载。另据《旧唐书·魏徵传》,魏徵去世后,唐太宗就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徵之子的婚约。据《新唐书·魏徵传》,太宗还毁掉了为魏徵所树的御碑。
'40'见《资治通鉴》卷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