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这边只需寸步不让,就可以坚持到对方自行瓦解了
不愧是入阁呼声最高的夏部堂,于纷乱的局势中把握到了关键,然后轻描淡写的反击,便将对手逼得进退维谷,实在是高明啊
张孚敬冷着说道:“夏尚书既然如此说法,老夫也不能独断专行,不如让在场的各位表决,支持将考卷上呈天子的,请站到夏尚书下首”
老张在政争中败给夏言,实乃非战之罪,他坐在首辅那个位置上,就注定了他要顾全大局,因此只能防御,无法反击就算他斗倒了夏言,同样无法挽救他的政治生命,所以,张、夏之争中,他才落在下风,并不是他能力有问题
夏言的攻击很有力道,张孚敬的反击同样犀利你夏言不是不想在皇上心中留下结党的印象,尤其是不跟清流结党么?我偏偏就要造成你结党的事实
考官的构成,跟朝局差不多,张党和夏党,各占半壁江山,其余大多是中间派,而在中间派当中,清流又占了大多数翰林院和都察院本来就是盛产清流的地方,权责又重尤其是在科举当中
夏党加上清流,轻而易举的占到了多数席位,但夏言的脸色却比刚才差多了站过来的都是清流,而他最想拉拢的那些中间派,却都原地不动,张璧和蔡昂都是如此,没有比这让他郁闷的了
清流只能利用而不能收为党羽,一则皇帝不喜欢,二来收这些人做党羽的成本也很高清流的官职普遍较低提拔他们要花费很大的代价,相反,驱使他们对付敌人就简单得多了
张璧、蔡昂这些人才是最值得拉拢的若不是已经有了足够的声望,并且简在帝心,又怎么会被提拔为会试考官?没有刘同寿的话,这二人就是主考官,怎同寻常?
现在完了
从考题中就可以看出来,张璧有放水的意思,不过,他碍于名声,也不敢做得太明目张胆,当清流和张党起冲突时他们顶多就是不偏不倚而现在,张孚敬连消带打,在夏党和张党之间划出了一条界限,直接就把张、蔡这样的骑墙派给拉过去了
看起来,夏党依然保持着强势可夏言却是有苦说不出,懊丧不已
比夏言郁闷的,是黄锦
胖子察言观色很在行,但对朝中的这些勾当就很生疏了,嘉靖对宦官管得太严,就算是黄锦这样的红人一样没机会参与,自然也没啥经验他只知道,皇上眼下有点焦躁,这考卷若是呈上去,不一定会惹出什么乱子呢
“这不太好?皇上的意思是,让各位尽快商量出个结果来,而不是要亲自判断,事事都要麻烦皇上的话,又要咱们这些做臣子的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