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如银如雪,青瓷如玉如冰。烧瓷技术方面,出现了雕瓷、镂空、开方等方法。在烧制过程中,注重选练瓷土、烧制的火候,着釉技巧和釉下彩绘等各个程序。在火候方面,能把还原焰改变为氧化焰,从而烧出黄釉瓷器。釉下彩绘技术,在青釉下烧出褐绿色的花纹,白釉、青黄釉下画绿彩,这在当时都是制瓷技术上的突出成就。闻名于世的唐三彩,就是在这种新技术产生后烧制成的,时间大致是在高宗和武后时发展起来的。近年在永泰公主陵中出土的三彩俑和器皿,就是这种技术的明证。绿色琉璃瓦也是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并且开始广泛应用。
唐代在手工业技术上另一重要成就,就是在印刷方面已经有了雕板印刷。据《云仙杂记》中说:“玄类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玄奘印施普贤像当在贞观晚年至麟德以前,既能印制大量佛像,文字的雕板印刷也是很自然的。
从关于雕印佛经、历书和诗文的记载看,唐代雕板印刷技术已广泛应用。
第二节民间手工业
唐代民间手工业,比前一代有显著的发展。在唐朝以前,由于一些主要手工业大都由官府垄断和控制,使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在农村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条件下,手工业和农业的强固结合,也局限了手工业的发展。此外,广大手工业生产者在封建依附关系束缚下,缺乏独立经营的条件,因而使民间手工业的发展非常缓慢。
唐朝统一后,国内出现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生产逐渐发展,商业走向繁荣,因而刺激了手工业生产;由于全国各地区物产的流通,南北手工技艺的交流广泛;尤其是在和平的形势下,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的消费不断增长,因而促进民间手工业日益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民间手工业的经营形式
随着唐代经济的发展,民间手工业也出现一个发达的局面。唐代私营的民间手工业规模不一,经营形式也各有不同,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与农业相结合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第二种是小手工业者独立经营作坊手工业;第三种是大手工业主和官僚、地主经营的大作坊手工业。这三种手工业,从数量看,第一种为最多,分布在全国广大农村;第二种数量也很多,遍布全国城乡各地,但更多的是聚集在城市;第三种数量较少,但规模都较大。
与农业相结合的农民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这种男耕女织的家庭手工业,自周秦以来一直是农村作为农业的副业而存在。在这种家庭手工业中,生产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