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自然有功有赏。”
她从怀中取出一块金令,交给参议:“第一件:马上派人持东宫金令去南康府,调一万五千人马驻守衙门外。注意,不必理会*会或百姓挑衅,只保护衙门和你们的安全。第二件:待庆忌回来,转告他我已入京,要他暂时留在衙门中掌控局面,以防有变。第三件:我回京后,要将*会在此地的作为奏禀陛下。想必很快三省会派监察御史下来,你们如实相告,用不着多说什么。监察御史见到这样剑拔弩张的场面,自然明白。”
“等到御史查访完毕,你们作为人证,带上巷口那名残疾老人,也一同入京。不必畏惧*会在京中势力,自有东宫和我担着。我没死,你们也不会死。”
参议几人闻言,还是不免紧张道:“明公,素贵妃在京中一手遮天,东宫太子殿下更是与她……明公若冒然揭发*会的真面目,恐东宫会置身事外,使明公落入难以挽回的境地……”
“东宫若置身事外,不光是我,他的诸君之位,也一起难以挽回了。”丹薄媚冷笑一声,表情带着些许讽刺。
几人愣了愣,恍惚之中,隐隐明白了这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
丹薄媚牵了来时的马,一抖缰绳冲出门外。
原本拥堵的人群一瞬间四散开去。
初冬时节的周唐京城很美。尤其清晨,冬阳明媚,但整座城笼罩在浓雾微霜中。
街道两旁的坊墙遮不住高高的亭台楼阁,楼上一片雕花窗前,掩映的只有横来的枝桠。树叶原本青翠,但因日光洒落,泛起微黄,仿佛已经凋零。
从京城大门入皇城大门的主街道又宽又长,两旁除了坊墙,只有墙下的两条引水渠。再走一段路,是座长不过三四丈的拱桥。桥下湖水碧绿,枝头花朵落在水面,漂流到很远的水域。
打这经过,可以嗅到整片湖水都带着沁人的冷香。
前方东宫婢女快步前行,丹薄媚气定神闲地跟着,还有心思欣赏景色。
终于入了东宫前殿,太子妃白嬛也不赐坐,似笑非笑道:“薄媚,京城如何?”
丹薄媚微笑道:“京城气象森严,又不失繁华秀丽,楼阁雕栏画栋,水木比比皆是,看得薄媚眼花缭乱。”
“是啊,你看得眼花缭乱,不记得我已恭候多时。”
“不敢,我一得到太子妃的信,便快马加鞭赶回京城了。”丹薄媚平静地与白嬛对视,其言下的危险之意她置若罔闻。
白嬛一言不发看她少顷,忽然笑道:“原来是我错怪你了。来人,赐坐。”
丹薄媚坐下时明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