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识地抬臂捂胸,嘴里犹自不服输地嚷道:“老是把话说得云里雾里的,就让人晕。”
王冲哈哈笑道:“你跟银月比比就知道了。”
即便是不解风情的小丫头,调笑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洗浴过后,王冲身心舒畅,去了书房,继续他的功课,却被某个恶客打断了。
恶客便是江崇,此人跟王冲熟络后,便成了个没皮没脸的,以就近视蛮夷之事为由,蹲在兴文寨,时时上门来打秋风。王冲家中的美酒和新鲜玩意,他都要厚着脸皮盘剥。不仅王冲头痛,就连李银月和罗蚕娘,也因王冲仅存的香华都被此人求了好几瓶去。对他憎恶到了极点。
“江廉访,我家中现在只有泸州春了……”
王冲还当他又是来馋酒的。赶紧事先声明,不料江崇摆着手。表情严肃地道:“正事正事!守正,明日去乐共城迎接中使。”
中使!?
王冲楞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赵佶竟然派了太监来给他宣旨!?这是何得来由?难道他任官这事,连赵佶都惊动了?
“名义上当然是官家下旨,实际是王黼请的御笔,他跟梁大貂铛的关系,请个御笔很容易。”
江崇这么一说,王冲恍然,就说嘛。他虽然在平定晏州僰乱上立了殊功,但晏州僰乱终究是小事,即便朝堂因他任官有违体例而起了争执,也还没到赵佶必须出面的程度。
恍然之后是凛然,王黼竟然为他任官请了御笔,这事的信息量就太大,水太深了,就不知这道特旨会说什么。
江崇道:“御笔怎么写的我不清楚,不过我大概知道是什么事……”
中使肯定是先派人来通知了江崇。透露了事情的大概。除非紧急,或者另有内情,一般情况下,宣旨人都会间接与受旨人事先沟通。免得照面时出什么意外。
听了江崇的简述,王冲再度愣住,吏部差注!?
不是诸司辟举。然后定差吗?怎么变成走吏部侍郎左选这条路了?侍郎左选就是之前的吏部流内铨,负责幕职州县官的任免考课。
江崇叹道:“谁知道呢?如今朝廷办事。不都是这么不着四六么?”
他脸上浮起明显的忧虑:“守正,你这下是要入火坑了。可得小心。”
这当然是火坑,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一看这架势,就知是王黼和诸相公相争不下,才闹出了妖蛾子。他区区一个少年选人,无根无萍,夹在中间,怕要死得连死字都写不全。
“小心有用么?”
王冲苦笑道,又来了,果然又来了。在这个时代,他一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