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衙门历事机会的监生中挑选。
但换句话说,只要办报厅不重新开始招人,国子监监生只怕就对进入办报厅还抱有希望,那就不轻易会到自己这里报名。他们要是拖上三五个月,自己就干等着三五个月?
“这消息是谁发布的?”李佑问道。
“据说石祭酒部分清退人员后,新来的副总裁官觉得人不敷用,意欲重新招人,只是时间迟迟不定。”
看起来是很正常的工作,正常的无话可说,但李大人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尤其是官场中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难道真会有这样的巧合,巧合到了那个叫孙一江的副总裁随便一个决定,正好卡住自己招用监生?
李佑忍不住仰天长叹,“本官实心做事,怎么总是会有不做实事的阴险小人出来掣肘!”
白斯文无语,李大人的境界他真不懂。如果自己开报坊与朝廷办报厅打擂台也算做实事,那么李大人确实是“实心做事”。白监生也真搞不懂,朝廷居然对李大人坐视不理,直到现在也没有取缔他。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最快更新,就来
列表
六百一十章 虱多不愁债多不痒
人都是趋利的,今天监生不认私人报坊这块牌子,李大人也莫可奈何,这不是靠口才忽悠就能忽悠起来的。
崔先生焉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总编梦破碎?他出主意道:“流落京城的落魄文人很多,其中不乏各地英才,东主不妨于其中招贤纳士。”
白斯文担心李大人强行利用权势,逼迫自己离开国子监加入报坊,弄不好就从蹭皇粮的变成吃工薪的。作为一个有梦想有志向的人,他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违背自己的志向。
所以白监生这时也连连点头的劝李佑道:“崔先生所言极是,京城何处无芳草,文人士子比比皆是,督学老大人又何必单在国子监招人。”
“那不行,必须招纳监生!”李佑想都不想,便坚定的否决了崔先生的意见。这不是因为他多么钟爱国子监监生,而是出于很现实的通盘考虑。
其一,国子监即便被科举制度挤兑的边缘化,成为不得志秀才的集散地,但仍旧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监生俗称太学生,这招牌对出身科举清流的官员而言无所谓,但在民众心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如果报坊从主编到主笔,一水儿的都是正牌太学生,立刻就能够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靠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