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皇祖父而勤俭节约的太子父亲,自己当然也得按传统把绫罗绸缎压到了箱底;虽然这未免有“锦衣夜行”之憾,但杨二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守门的竟是杨二的老相识,两人人一番抱拳擂胸的招呼,苏游不用多想也知道这位是门阀子弟了;杨二与那人聊了一会,知道了现下的大兴城已经实行了戒严。即便杨二无须检查而进入城门,也还是规规矩矩排了队。排队的功夫,杨昭的车马也随后而至了,而就在两个车队进入长安城的时候,同时传出了主宰大赦天下的诏书。
显然,这甲子年,文帝杨坚的最后一年,六月的第四天,不是一个平静的日子。这一天,苏游真正来到了这个似新却老的世界,而他,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长安城的主轴是一条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皇城的南门为朱雀门,朱雀大街在朱雀门与长安城南城门明德门之间。但苏游第一次进长安城却如林黛玉进京一般,都是由东向西,到达城中心时,再沿着东面的皇城根折而向北,而从皇城的正东门随喜门进去以后,就能达到东宫了。
苏游由东而来,经过道政里,然后到达的就是东市,但他却未曾在意占地差不多一个里大的大兴善寺。隋时尚未有宋代的“勾栏瓦舍”,城市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民阶层,所以,无论东市还是西市都属于有官监督的城市商业中心,属于长安城的cbd。
市集是定点定时的,午时以后才开始,日落前收摊;开始或结束都有人响鞭为号,一如官员上朝下朝;市集里有来来往往的管理员,都腰悬鞭子,一如同苏游本来那个世界的城管,这样的街市风格源于周朝,一千多年来,万变不离其宗。
列国时孔子曾放言:“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贵不可求也,从吾所愿。”这“执鞭之士”,就是最初的城管,那个时候孔子就知道城管的油水,并准备投身其中。
一路行来,夏日的炎热里,大兴城中的卫兵都懒洋洋的,可是街上行人仍然是熙熙攘攘,为了利来又为了利往;贩夫走卒,还有商客大贾,都摆脱不了这忙碌。就速度而言,眼前这些人比起后世北京西单或是成都春熙路上行色匆匆的人流都好像是散步,可是,在大太阳底下的这种闲适却给苏游这个来自另一世界的人一种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