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起来。
李唐此时也是骑虎难下,既然人家不只是冲着你的医术还冲着你的“乐施好善”来的,治了一个人就不好不治下一个人。只是他本身也就是卫校的医疗水平,对中药一窍不通,哪里能解决什么疑难杂症?
好在,大病是十分罕见的,乡里们来看的多是伤风感冒这一类的小疾病,李唐倒也能勉强应付。不过,他的招牌既然已经被人强行竖起,就万万不能轻易砸了。没事的时候只好开始苦读医书,钻研岐黄。
他本就是学医的,加上这世的记忆没有失去,古文功底虽算不上深厚,但用于阅读却绰绰有余,两年下来倒是进步不少。
不过,他心中还是希望能跟一个良医好好学一番。
但是,他也知道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不说他已经中秀才,是要考进士科的,父亲根本不可能同意他专门学医。
就是父亲同意了,以他现在的名气,又有哪个名医愿意收他为徒?这时候的医匠对于秘技是要严格保密的,绝不会和其他名医来切磋——尽管,李唐只是一个披着名医面具的半桶水。
李“神医”人品好,不仅不收诊费,有时候连药材都可以免费附赠,他的“生意”自然是水涨船高,不仅东城外的人家,有时候城里的一些穷苦的病人也会跑上几里路来求医。
这样一来,一向平静的李家庄人来人往,就变得门庭若市起来。自然而然地,李唐就需要不时上山采药。
李家庄的对面是一座高山,因为比起一般的山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所以并没有刻意给他起名,只是简单地叫它“东山”。虽然这山不是十分高峻,草木却是众多,实在是一个采药的好去处。
这一天,李唐和李响二人一个背筐一个荷锄早早地便向东山进发。
此时晨曦微露,天气十分凉爽,越往山上爬去,不但各种山花争奇斗艳,远近的山峰各展风姿,而且耳边凉风习习,一种令人舒爽的凉意直吹入心田间,真是一个赶路的好时机啊!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之下干活,李唐主仆二人自然是事半功倍,早早便采集了一筐的草药。眼看日头偏西,一天成果不凡,二人便又心满意足地向山下行去。
不过,上山的时候两人一个背着斤把重的背筐,一个拿着一个几斤重的小锄头,自然可以视若无物。下山的时候,那背筐之中却是装满了各种草药,少说也有二三十斤。
虽然对于一个壮汉来说,这点重量算不上什么,但李响只有十二岁,而李唐虽然年近弱冠,但却一向是娇生惯养,加上体质素来虚弱这背筐东西对他们二人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