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诤臣出了不少,到了赵煦这一朝,随着不少“元佑党人”被流放,诤臣一个个都被踢出了朝廷,而朝中的冷场现象,就一逐渐增多起来。只要是话题稍微敏感一些,大多数人便会等着东班那几个排在最前面的人发言,然后再顺着他们的意思说话。只是,东班前面的这几个人都是位高权重之辈,一个个说话岂能不万分小心?
就那眼前的这件事来说吧,端王赵佶乃是皇储的第一人选,如今出了这等事情,大家是继续力挺他,让赵煦原谅他一时行差踏错还是坚决摒弃他,将他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呢。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绝对是极为难以选择的。所以,文德殿内又像以往很多次一样,静了下来。
赵煦对于群臣的沉默并不感觉奇怪。他已经很多次面临这样的场面了,对这种场面可说司空见惯。他略略顿了一下,又继续提醒似的说道:“或许是卿等没有听清朕的话,那朕就再细说一遍。端王佶趁着面见太后的间隙,溜到隐蔽处调戏宫女,被朕和内侍押班童贯一起发现了,端王佶自己也已经承认一切罪行。不过,端王佶毕竟是朕的手足兄弟,朕也不忍轻易加罪于他,所以就让诸位爱卿提朕分忧解难一番,朕今日就丢下一句话,朕这次给诸位爱卿全权,朕绝不亲自决定此事,诸位爱卿如何决定,朕便如何决定。”
群臣暗暗称奇,赵煦对于他的同胞兄弟赵似尚且能狠得下心来处置,怎么遇上这个异母兄弟赵佶反而婆婆妈妈的呢。若是说赵煦对赵佶的亲近更胜于赵似,这可能性实在太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那么,是什么让赵煦态度如此暧昧呢,原因似乎只可能有一个:赵煦实在看好赵佶,甚至愿意将皇位传给他。这样一来,赵煦的态度也算是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了。顺着这个思路,一些端王派的大臣心头又开始热起来,而那些倒端王的大臣,又开始惶恐起来,就是那些中间派,也是紧张不已,双目都是左顾右盼,希望能从别人的眼中探听出一点什么讯息来。这时候大家心中若是稍微比别人多一点讯息,很可能就意味着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就在此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站出来了:“臣吏部尚书黄履启奏陛下——”
这黄履乃是一位老臣,在朝中也算是元老了,只比安焘小了几岁。一直以来,他都是章惇的死党,也是章惇打击“元佑党人”的得力助手之一。只是,自从章惇罢相之后,他便沉寂了不少,不但在朝会上已经很少发言了,就是到了私底下也是独来独往,绝少和他人有什么往来,低调得不像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大家本来以为章惇下台,黄履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