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计。
“是啊,路小先生,难道你们那东北大学研究过这些?”王夫之也问道。研究历朝历代的发展灭亡,这要
大明的那些书院,又有谁敢去做?
“当然。”路一辞微有些傲然地答道。
“那不知……你们研究出了什么结果?”黄宗羲紧接着问道。他在史学上地造诣非常深,心里对历朝历代的发展灭亡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但也正是如此,他才想听一听路一辞能不能有什么新颖地见解。毕竟,从对方刚刚所说的,推行全民识字居然是为了长治久安这一条上,他就发现,东北的执政方法与历朝历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知识!”
“知识?”
“正是。”路一辞点了点头:“其实,王朝地兴乱,不过是利益的再分配。而这种再分配,也正是因为知识的不能共享所导致的不平等所致!”
“愿闻其详!”
几乎一致地,黄宗羲、顾绛、王夫之三人都伸长了脖子。
三人不说是学究天人,也都还比较年轻,可是,他们三人的学问却是不用说的。路一辞地话虽然有些模糊,却顿时触动了三人的内心一直在研究并且渴望地东西,似乎为他们张开了一扇窗户。可是,窗户的开口太高,他们无法看到外面地东西,只是看到了透过窗户的那一缕光线。所以,他们才会这样急不可耐地想要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天下大乱,直接原因其实很简单,要么是外族入侵,要么是土地兼并,要么是昏君当道……但是,不管是哪一条,归根到底,其实都是因为老百姓不堪其苦。可是,老百姓为什么会苦呢?只要读过两年书的人,都知道‘以农为本’这句话,也都知道,我华夏大地,有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农民。可是,话虽如此,不管是谁,却几乎从来都瞧不起农民,并且将其当成了可欺之辈,甚至于农民本身也瞧不起自己,有的农家为了摆脱这个身份,几乎倾家荡产的去培养一个读书人。这都是为什么?因为农民没有知识!他们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做。只要是农民,就几乎没有权利,只有义务,他们要承担来自朝廷、官府、地主、外寇……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压力,却不能去享受自己所创造的成果,甚至连最起码的温饱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知识。学习知识的权利,都在士人或者商人之辈中掌握着,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士人手里,甚至于,士人还把手伸到了商人之中,使其成为自己的附庸,这就是所谓的****。这样一来,士人几乎完全垄断了知识,并且借用知识,定下各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