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为自己谋利。而没有知识的农民,还有无数的老百姓,因为不懂这些,就成为了这些规则管束的人,进而受到了各种压迫。”
“……”黄宗羲三人沉思着,都没有说话。身为士人,路一辞的话自然不好听,但以他们的功底当然知道这些话只是泛指,所以,他们也没有必要去拿一些例子来反驳。毕竟,特殊不等于普遍。
“老百姓没有知识,只有按照有知识的人所定下的规则去行事,如此,他们没有话语权,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逐渐的被压迫下去,并最终到了无法忍受的境地。于是,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爆发出来,这就有了历代王朝末年的乱象,然而,同样的,因为没有知识,这些动乱的最后,老百姓又被某些有知识的人所利用,变成了对方手里的工具。之后,这些有知识的人利用老百姓打败了另一些有知识的人,取得了国家政权,然后,他们对老百姓稍稍好一些,又立下表面是新,其实依旧的规则,继续享用老百姓的劳动成果,压迫他们,再之后,老百姓忍受不住,再次爆发,如此循环往复,也就成了说书人口中所说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惜,那些说书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知道凝结了历朝历代亿兆百姓的多少痛苦与血汗。”路一辞微微叹了一口气,转头望向了窗外。
……
“所以,楚大人才要推行全民识字,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拥有知识?”好一会儿,顾绛才又向路一辞问道。
“是的。不过,全民识字只是基础,老百姓能不能借用知识参予制订规则,并且进而用之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说不定更久!我们大人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一种试验罢了。”路一辞答道。
“天下百姓何止亿兆,所有人都读书,又如何科举?如何选拔官员治理?”王夫之问道。
“不知楚大人想过没有,天下刁顽之人甚多,若是这些也读了书,懂了法,找出其中漏洞,进而借此做恶,又该如何?”黄宗羲也问道。
“全民识字,固然是非凡之举,可是,如此一来,士人岂非就要真的消弥于世间?天下因循守旧之人不知凡几,楚大人若要入关,难道不怕这些人生乱吗?……还有,楚大人如此作为,似乎对君王之位不以为然,莫非他无意问鼎中原?若是这样,他何不起兵入关,助朝廷伐灭各地叛军?然后,以再造乾坤之功的巨大威望,将各项政策推行下去?”顾绛又接着问道。
“呵呵,三位的这些问题我们有的想过,有的没想过。不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