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一边佯攻吸引城防力量,另外一方面直接进攻的话,济南非常可能被攻下来。
董于想了想,点点头的,道:“你这话说得很对,不过反过来的话,要是我们主动出击,他们同样不知道我们多少人马?“
将领一听,顿时吓了一跳,惊讶道:“大人要主动出击?”
董于现在正皱着眉头,看着眼前对面敌人的营帐,道:“晚上主动出击的话,其实也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对方不知道我们的虚实,要是我们主动出击的话,一定会出乎他们的意料,毕竟在他们的眼里,我们这个时候则应该躲着他们才是,那里还会主动的进攻?要是这个时候我们主动进攻的话,说不定还能起到奇袭的效果,如此一来,对方势必乱了阵脚,现在我们的人手没有他们多,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对于我们的防守其实都不是很有利,所以用这个办法,要是能一举烧毁他们粮草之类的,或许我们胜算也就大多了就如当初的官渡之战一样:”
对于出生行伍之人,没有人不知道官渡之战的,这可是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yù南向以争天下。双方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yù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建安三年(198年)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刘表中立,孙策保守江东。局势变得更加明朗。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yù回守许都。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