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这里面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袁绍的粮草被切断,这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士兵要是打仗都吃不饱饭,又如何打仗?
而看着眼前的这些敌军,董于也就想起了这官渡之战,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破坏对方的粮草
将领则不由的吓了一跳,连忙道:“大人,对方粮草一定又重兵把守,这奇袭可不容易奏效”
董于皱眉头摇摇头,道:“不是,敌人急匆匆的赶到这里,派了如此多的兵马前来目的也就是为了夺取济南,而今天的进攻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一些大型的诸如投石机之类的东西,而且晚上也没有进攻的迹象,如此说来他们的部队可能是轻装前进在,这粮草辎重之类的全都落在了后面,所以这才不敢贸然的进攻,不然死伤更大,下午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应该是试探我们,不过现在看来,他们并非是试探我们,而是威吓我们,让我们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实际上,他们其实心虚而已,因为他们的粮草辎重并没有抵达,不然的话,他们如此的急切要攻下济南却又纹丝不动?”
想到这里,董于一拍城墙,道:“正是这样,以他们速度,这粮草之类的估计也就落后他们一天左右,快的话估计明天就抵达,所以今天晚上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说罢,董于站直了身子,道:“我们有多少骑兵?”
将领连忙道:“一千左右”
骑兵是非常紧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董于等也仅仅只有一千骑兵而已。
一千?
董于皱了皱眉头,一千的确少了些,不过时间紧迫,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立即道:“给我传令,这一千骑兵立即集合在西门,没人身上除了自己的武器之外再带一罐火油,马蹄裹布,马嘴含嚼”
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