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南下,太守齮撤退到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婴城固守,刘邦攻不下,打算略过宛县,从县城西边经过,沿丹水通往武关。说起来也很感慨,丹水流域春秋时期曾经是楚国的故土,许多显赫的楚国封君都埋葬在这里,有名的淅川下寺楚墓群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们的鬼魂躺在地下,大概也会怀念故国,现在楚国老流氓刘邦来帮他们复仇了。
这时张良及时制止了刘邦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说:“依照怀王之约,我知道你特别想特别想马上攻入关中本土,成为响当当的秦王。但是同志,欲速则不达啊,秦兵还很多,你现在向西,如果武关秦兵据险抵抗,南阳守军再从后夹击,我们就全完了。”
刘邦说:“那咋办?”
张良道:“怎么办,当然是回去再打宛县,把南阳整个拿下再说。”
于是刘邦下令把旗帜全部收起来,夤夜从另外一条道路潜回宛县。南阳守齮看见刘邦走了,正高兴呢,一早起床到城楼上晨炼,发现城下密密麻麻都是楚兵。他心中凄苦,拔剑想自杀。这里我也有一点搞不懂,本来他和刘邦交锋,打了败仗撤回宛城,就一直婴城固守的,那时刘邦还不是围攻你,你那时不自杀,现在自杀又何苦。
他的舍人陈恢抢过他的剑:“何必呢,我去见刘邦订合约,不行的话再死不迟。”
太守齮道:“那你试试。”
看来秦国的官吏也都很活泛,知道朝廷无可救药了,谁也不肯为他殉葬。一向法令严明的秦国,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只能说明所谓的军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平时好像铁桶一样坚固,危机一来就各自奔逃。一向崇拜强秦的愤青们看到这些,可能会失望的。
于是陈恢去见刘邦,说:“我听说你们曾经订约,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当秦王。现在你们停下来进攻宛,宛县周围多城邑,都不肯投降,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刘邦说:“什么原因?”
陈恢道:“当然是怕被杀啊。说实话,你们号称人民军队,军纪可不怎么好啊,在城阳屠了一回城,在阳翟又屠了一回城,谁敢降?你们现在留在这里打,未必能攻下;去武关,我们也不会作壁上观。你们现在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对不对?”
刘邦嘿嘿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是的。”
陈恢道:“我觉得,我们不如和好算了。签订一个和约,我们归顺你,你给我们封官,我们为你守城,如何?”
刘邦说:“合约算个屁,我前脚走,你后脚毁约,怎么办?”
陈恢道:“你可以把我们的兵全带走,毁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