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都开玩笑说:“我都想让我们家丫头过来试试了。”
刘平南闻言笑道:“怎么不能?到时候咱们这儿每逢初一十五还会让先生回来上课,教人认字呢。”
赚钱和扫盲当然是要一起进行的,这都是林若青的意思。
请一个教书先生的价钱对于林若青来说九牛一毛,可是它可能给那些过来做工女孩子人生带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之中的许多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庵堂在十五的时候发出去的招工事情,在五月初一就迎来了不少面试者。
马氏是个会织布的,也懂得很多,不过还是比不上刘嬷嬷。刘嬷嬷当年织布绣花都是一把好手,绣花更是晓得很多将近失传的针法与花样。
且刘嬷嬷看人也准,她主持招工林若青也能放心很多。
五月初一一早,刘嬷嬷就在陈家马车护送下到了庵堂。
马氏对刘平南这个姐夫很看重,对刘嬷嬷自然也是。她早早就在外头迎接,嘘寒问暖。
刘嬷嬷也晓得亲戚之间的事儿,还专门给马氏的两个孩子带了东西来。又和马氏在一起话了一会儿家常。
“你那婆婆是个糊涂人,好在你男人不糊涂,现在既然住出来了那就好好过日子,把日子过好了才能让人看得起呢。”
马氏听了这话,想起以前在婆家被人欺负的日子,不免又流了两滴眼泪,她点点头:“我晓得。”
也没等两人多说几句,外面就陆陆续续来了人,翘首以盼站在门口。
“有人没有?”
“什么时候开始招工有准信儿没有?”
马氏闻言拿帕子擦了眼泪,快步走出去看了一眼,门口站着的是七八个十四五岁的女孩,领着她们的是一个中年妇人,应该是一个村子一起带着过来的。
“你们站门口先等一会儿,里头的东西还没有准备好,等好了我出来叫你们再进来。”马氏说完又扭头回了屋里。
外头的人听见她这么说,心里也有了准数,因此也就放松下来站在一边等着了。后面还有人来的,她们还帮着马氏解释了一句。
而屋里头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少,织布的整个流程分出来的工序都要在面试里头看过去。
女工也分好几个等级,等级高的工钱就高,等级低的工钱低。这之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工种的问题。
等准备得差不多了,马氏便让自己的大女儿出去喊了一声,分次领了五个女娃子进来,在刘嬷嬷的审视下一样样做着被要求的事儿。
一个上午的功夫一共见了有百余人,不过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