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石堡大捷,所以吐谷浑被慑服,因为有吐谷浑倒戈,所以哥舒翰才能轻易收复黄河九曲。实际上,这是李昂种树在前,哥舒翰摘果在后。
李昂破伏俟城,擒莽布支,迫使达扎路恭五万大军扔下大量辎重匆匆撤退。李昂战合川守捉,射杀了吐蕃王子,歼敌无数,教前来劫掠的吐蕃人马有来无回。
李昂奇袭石堡,更是在我五万大军败退之时,突然以五百精骑扭转乾坤,改变了整场石堡战役的结局,甚至是说改变了我大唐与吐蕃两国的国运。因此,若论功劳,哥舒翰的功劳实不足与李昂相提并论………。”
********************************
PS:求订阅!求打赏!
。(未完待续。)
第0383章困局
“陛下,若论功劳,哥舒翰的功劳实不足与李昂相提并论,若以功劳小者出任陇右主帅,而功劳大者反而屈居于下,有悖常理,实难以服众。
更何况,一镇节度,不仅要管军,还要管民,理财。哥舒翰从小游手好闲,好勇斗狠,其不知民间疾苦,管军或许还行,让其治理民生,打理财政,恐怕会弄得一团糟。
再看李昂,李昂虽然入仕不过一年,但自幼受尽磨砺,加上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他不仅文韬武略不同凡俗,对民生理财这些方面也极有天分。
陛下,那进贡给皇宫的无双盐就是李昂发明的,这还是其次,令人惊叹的是李昂先后为剑南的火井县、犀浦县出谋划策,让火井县成了精盐的集散地,火井县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从一个下县,变成了一个上县,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邛州;
而犀浦县则因李昂的活字印刷术,成了剑南道印刷业、造低业的中心,犀浦县的赋税收入也增加了好几倍,百家生活富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这些,都是李昂帮忙出谋划策的。
李昂具备这样的能力,是其他大部分官员所难以比拟的。因此,臣以为,有志不在年高,李昂年龄虽轻,但成熟稳重,文武双全,深浮人望,是陇右节度大使的不二人选。”
除了夸皇帝之外,或许这是李林甫第一次这么长篇大论的夸一个人了,他这么做,可不仅仅是想把李昂扶上去做陇右节度大使。他是要把李昂扶上去做第二个“秦王李世民”。
李林甫说的有理有据,按他说的话,确实是李昂更有资格出任陇右节度大使一职,****烈等人都表示了赞同。
在这一点上,李隆基其实也没有异义,但最后却听他说道:“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