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听右相如此推崇一个人,李昂文武双全,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以他的功劳,也更有资格出任陇右节度大使一职。不过他毕竟太年轻了,行事难免有些冲动,杀董延光一事,便是最好的例证。以他的这种性格,还需要加以历练一番才行,贸然拔之高位,对李昂未必是好事。”
李昂以下属的身份,杀死自己的上司董延光,不管错对如何,这都让李昂很失分。让人怀疑他为人处事的稳重性。李隆基拿这来说事,李林甫也不好再反驳。
更何况,从皇帝的话中不难听出他对李昂的爱护之情,有皇帝这份爱护之心在,再加上自己推上一把,又何愁李昂起不来呢?为这再去和皇帝硬顶,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他随即附和道:“陛下所言甚言,只是臣有些担心若以哥舒翰为陇右节度大使,哥舒翰与李昂之间会出现一山难容二虎的局面。陛下,臣听说当初李昂大破伏俟城,血战合川守捉之后,王忠嗣对李昂的大功未给予任何奖赏,反而对功劳不如李昂的心腹手下哥舒翰,李光弼等人大加提拔重用,陇右的将士和普通老百姓皆为李昂鸣不平,李昂因此也发了几句牢骚,哥舒翰因此认为李昂对王忠嗣不敬,彼此之间有些不快。如今李昂为长史,若再以哥舒翰为节度大使,李昂功劳本就高于哥舒翰,加上往日存有不快,将来难免彼此相争,恐怕会因此影响陛下平定吐蕃的大计啊!”
就算李昂不能出任陇右节度大使一职,李林甫也不太情愿把这个重要的职位交给哥舒翰,如今王忠嗣被免去了死罪,贬为汉阳太守,哥舒翰是王忠嗣一手提拔起来的,将来哥舒翰的功劳越高,王忠嗣东山再起的机率就越大,李林甫自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在李隆基否决由李昂出任陇右节度大使之后,李林甫便退而求次,希望此职也别让哥舒翰捡去。
但李隆基是个颇有主见的人,他和李昂以及哥舒翰都谈过,感觉两人在平定吐蕃方面,见识很相近,而且哥舒翰为人豪爽,很有古之君子之风,另外,他决定让两人分工协作,由李昂专管离间吐蕃之事,这样一样,便能减少两人之间的冲突。
因此,尽管李林甫不情不愿,说了一大堆理由,李隆基最后还是决定由哥舒翰来接任陇右大使一职。
此外,陇右不再设节度副使,按例由节度副使兼任的关西兵马使,便由交给李昂这个长史来兼任。
李隆基最后拍板之后,李林甫再不甘心,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这次针对太子李亨的政治风暴,李林甫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还有五杨及贵妃积极配合,还是没有扳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