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阁的值房之中,气得杜卓华当场拍了桌子,“竖子之谋,令人心寒!”
但朝堂上对王霄的态度,却已经十分分明了。就算也有上书为他辩解的朝臣,但在一面倒的局势下,也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挣扎罢了。虽然皇帝那里还没有表态,但山雨欲来之势,已无可阻挡。
李定宸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将所有的奏折都按住。但弹劾王霄的风气没有因此而遏制,反倒越演越烈。到最后,朝中过半的官员,不管职位为何,都上书弹劾过他了。
知政殿中,李定宸将那少少几封为王霄辩解的奏折挑出来,心情十分复杂,“王相在朝四十载,所得者唯此而已。”
又让张德派人将这些奏折送去了王霄家中。
直到余敏程第二封奏折送上来,李定宸才将之示诸朝臣,同时命王霄上折自辨。
看到这封奏折,朝臣们就都明白李定宸为什么要压着那些奏折了。既不是不想处置,也不是觉得罪名不够。恰恰相反,在这封经过他的指点修改而成的奏折上,王霄所犯的过错,无非是祭祀时不守礼,朝参时藐视天子,理政时有所疏失等。
说起来很严重,但实际上是每个官员都犯过的,只要不追究就不会有问题的那种。
王霄再次上折子请罪,对这些罪名供认不讳。李定宸这才着令有司查办此事,并特别叮嘱要尽快将案情查实了结。下面的官员也都十分乖觉,知道皇帝虽然要办王霄,但并不打算大张旗鼓,甚至没有牵连党羽的意思,自然是快刀斩乱麻,就要将此案定论。
然而就在此时,有人出首状告王霄。
首告者乃是一名女子,名叫王桂枝。
就是当初李定宸在西苑遇到过的那个女子,甚至还险些因为她,闹得帝后二人不合。后来又查知王桂枝跟二亲王有联系,李定宸对她所说的事生了疑,也就没有继续查问的意思,二亲王谋反之后,她便被打发出宫了。如今人在军服坊中,每日靠劳作养活自身,也嫁了人。
却没想到,她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为自己的父亲伸冤。
她告的是王霄纵容包庇下属,贪冒军功,陷害忠良。当年本是松山县县尉王子海贻误军机,县令王子海带人立抗女直,最后县令无辜被处死,县尉却占了功劳,步步高升!
虽然这个变故让三司负责此案的官员都苦了脸,但既然有人要告,声势也闹得不小,这件事自然也就不可能压下去,只能硬着头皮办了。
虽然年深月久,但发生过的事,总会有些蛛丝马迹。这么一查,竟然还真的发现了几分蹊跷。
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