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到人命官司,王霄又是个官员,而且官职比所有查办此案的官员都大,想要继续彻查下去,就需要皇帝圣旨,先将他的官职除去。
天泰十三年正月十七日,圣旨革除王霄身上一应职衔,只保留功名,着三司彻查王子海一案。于此同时,杜卓华被点为新的春试主考官,负责接手会试相关的所有事务。
同一日,王霄以待罪之身,被请进了大理寺监牢之中,配合查问王子海一案。
一时间,京城中风声鹤唳,变故陡生,令人不安。
在这种蠢蠢欲动的气氛之中,就连街上巡查的卫兵也多了一倍,形成了一种冷肃压抑的气氛,让所有人都不由生出几分谨小慎微。
第108章 奉旨收钱
大理寺与刑部、御史台并称三法司,但在其中的位置最尴尬。
刑部掌管天下刑狱,御史台监察百官,大理寺却只有个覆核的职权。也就是说,每一年的案卷文书都会被送到大理寺,由他们派人覆核一遍。若是出了问题,便可以发还重审。
这权力看似很大,但实际上却没有直接插手案件的能力,最多就是给刑部找找茬。也只有在涉及到朝廷官员的重案要案发生时,皇帝令三司协同审理,他们才会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所以大理寺在朝廷各种机构之中,算是个很边缘的清水衙门。大理寺卿这个职位,更是相当于提前养老,淡出了权力中心。
大理寺卿赵靖,原本任职户部尚书,但因为行事不得李定宸的眼,在农事部的事情上,处处都想插手,所以上一回颜锦泉致仕,朝中官员大调动的时候,他就被塞到了大理寺来。
这段时间,他自然是郁郁不乐,连每日坐衙都心不在焉,经常迟到早退。本以为要在这个位置上耗到致仕,却不想忽然天降大案,王霄被人给告了。
这样的大案,自然是三司共同审理,而只有大理寺的监牢才有资格关押王霄这个品级的官员。
但赵靖并不高兴。
混到他这个位置,对朝中的风吹草动,自然是非常敏锐的,也知道李定宸其实并没有严办王霄的意思。先是打回了余敏程的折子,只留下了那些无关紧要的小罪名,又在王霄罢职之后,将跟他穿一条裤子的杜卓华给提了上去,显然不但不打算严查王霄,也没有牵连王党的意思。
既如此,这看起来泼天大的案子,也就不会真的有多大了。
第一个出首弹劾王霄的是余敏程,不畏强权的名声非他莫属,留给大理寺的,不过是些琐碎的工作罢了,其中种种分寸拿捏,着实令人愁白了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