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好了,为了让东林党人的精神领袖得到真正的荣誉,皇上特意授予先儒邵雍裔孙继祖(邵继祖),进《五经》博士。
另外,小朱又提出王守仁的孩子,并且很是虚心的问道:“如果内阁不反对,也一并进了吧。”
因为王守仁曾经对正德皇帝及几位先帝都有过微词,而且是公开发表的。所以,大家都表示了适度的反对,不过,王阳明‘诛山中贼’然后‘诛心中贼’的哲学思想,在当今有着巨大的实践意义,可以说,自王阳明之后,大明文武双全的将才越来越多,都是拜王阳明所赐!
大明军制,每镇、卫、所,必有文官监军,监军的职位许是低于武将,但权力却超过武将。进士出身,意味着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行军布阵,兵书战策,都是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当手中掌握兵权后,进士们,便都走上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道路。
脱颖而出的,便是儒将如繁星,点缀了大明伟大而广阔的夜空中,供后人敬仰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开创了一个辉煌而令人自豪的时代!
因此,反对的人,都是说说罢了,目的就是不想太惯着皇上,免得皇帝得意之下,想起一出是一出,以后不好制约了。既然反对声浪不大,那就这么定了吧。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小朱在巴结士林的时候,也依然没忘记耍赖。于是王阳明的子孙,也就享受了‘王儒后人’的荣誉称号了。并且每代都有继承《五经》博士的特权了。
这项工作的的进行,表面看没有任何意义,但私下里,那些习惯清议的士林们,对皇上的态度进一步提高。他们原本因为他的字迹过于柔媚,而非议颇多。认为小朱的秉性太仁和,恐怕不适合当危难之际的君主。
但现在不同了,小朱的字体被形容为隽娟秀丽,锋劲内敛。小朱本人也成为了开明、仁厚、勤勉、谦虚的代名词了。
这种现象就是互相吹捧。但只有这样,小朱才能使得以自己和内阁为代表的决策体系团结一致,只有决策层能够团结统一,国家的一些改革才能切实有效的施行下去。
然而,决策层统一了,团结了,不代表下面的人,尤其是辽东的边军能团结统一起来。这里要说的是袁崇焕和毛文龙。
现在的大明国,只有两件事是最令人头疼的,一个是辽东,一个是陕西的流寇。陕西的流寇因为有多项政策在应对,平复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唯独辽东,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改变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女直”,后来演变成了女真人。再后来,演变成建州满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