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政治手腕,显然要高于他的老爹,那个不着调的皇帝小朱。不过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太子从生下来,就处于权力争夺的最中心位置,从小耳濡墨染,这种宅门里的孩子,就是比那些草根出身的人,来的更狡黠一些。
眼见郑三俊越听越警醒,太子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让郑三俊继续“领着”他,向“南衙门”那边走去。
正当他们一行人来到“南衙门”前面的小广场时,只见熊文灿的管家熊全,正在跟几个人咬着耳朵,这些人都是各大隆臣的管家、亲随、跟班,国家层面上,很多信息的沟通,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的,今天大家都知道太子去法国使馆那边了,但没想到太子会这么快就出来,因此被撞了个正着。郑三俊偷眼看了一眼太子,慈?垂眉低目,仿佛忽然对脚下的碎石子甬道产生了兴趣。
郑三俊连忙微一扬头,远远睨着自己的管家郑宝,立刻跑了几步,故作亲热的用手拍了一下熊全的后背,正在交换信息的几个人,连忙大声喧哗着,溜得远远的,不见了。
“唉,”太子慈?忽然轻叹一声,郑三俊连忙转身,
“军人佣兵自重,养贼自肥,都是痼疾。现在国家要打破这写顽症,自然会引发反弹。左良玉他们一直身处内地,本就没有施行军管制度,所以左兵最先感觉手脚被束缚,这个道理,其实可以反证到士子身上的。”
“…”
郑三俊没敢立刻接话,他感觉今天的太子,说的话有点儿多。这充分证明了两点:太子已经很成熟,且具备一名政治家的天赋了;但毕竟仍是一名孩子,之前所接触到的官员,都是司局级的小官,现在自己身为次辅大臣,是奉国期间所能接触到的最高官员,因此这位储君很有一种兴奋感。
这种兴奋感如果过高,将来一定有人借此兴风作浪。太子结交隆臣,这可是忌讳中的忌讳。但这种兴奋感,又必须要保持下去,郑家、梅家的未来,就全在于此。所以郑三俊一方面很高兴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太子的认可,如果没被认可,谁跟你说这么多话。另一方面,郑三俊也很头疼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想得很多,时间却很短,郑三俊向称急智,他立刻想好了对策:
“奉国殿下所言,臣略有所感。边地因为施行军管,所以军人的日子好过一些,然而行政代军管之后,立刻引发了田雄风波。由此可见,任谁,也都想游走在法律之外!这样既可以不受拘束,还能够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而不用报账。无论武人、士子,都身处魔道中间,入魔悟道,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如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