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左梦庚早就下定了决心,他目标很清晰,老父身后荣耀,必须由国家赠给,南京旧党?呸,算个屁股!
接下来就好办了,墓葬福园也敲定了,湖北大冶。大冶出铜,在风水学上,属于财源之地。左大帅生前威武,死后富庶,也算一个好安置。
随后的日子里,遍布沿江六省的左兵,都听号令,身着孝服49天,也就是在腰间、臂膀等位置缠上一条白色丝绸。
与悲戚的左兵相呼应的,是北京南城宣武门外的刀堂,忽然诡秘的举办了一场法事,名义上是天子忽然心生感叹:
“国有今朝,实在将卒效命之功,今着参谋总部后勤局正使黄得功、锦衣卫都指挥使高起潜,会兵部尚书黄景?,礼部左侍郎刘麟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之獬,同往刀堂拜祭,以慰恤国之良将锐卒。”
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信号,希望左梦庚早做决断。
一场多层面、多角度的平叛大戏,就这样正式步入高潮段落。
南京城本来没必要为左良玉戴孝,但正因为北京那边忽然规格不低(文、武、内廷高层官员)的拜祭刀堂,所以南京城的行政长官吴梅村,也连忙在接到消息的当晚出台告示,希望百姓百业,在七日之内,最好不要艳服声娱。
吴梅村是个人才,这点从他的行政效率就可以看出来,这份杜绝娱乐活动的告示,第二天一大早,就贴满了南京城内外,百姓们看完之后,交头接耳一番,就都低调的各回各家,大家没必要在这种事儿上跟政府较劲,何必呢?又不是非好这一口。
人群稀稀拉拉的散去,小贩们也没精打采的收拾着物品,就在这时,东门洞底下,晃出来四个人:一个胖子、一个瘦子,还有两个少年郎。
四个人相貌都还算周正,脚踩官靴,身穿绸服,脑袋上还带着蓝绒布的高帽。单从这几点来看,这四位属于白衙阶层。就是由衙门聘任,代为执行公务的社会人士。这个职业发展到后来的以后,就变成了城管。但现在,官方叫法为白衙,民间称呼为大官人。
四位大官人,充分体现了白衙的来源特征,歪戴着帽子,衣服肮脏,眼圈发黑,走路一步三晃肩,还有外八字。看人的时候,眼睛直愣愣的,胆小怕事的百姓,会立刻躲开目光,猫着腰跑远。
相比较起来,更壮实一点儿的少年,高声大气的对着一个茶寮喊着:
“嗨,老吴,给切盘儿糕点,再沏一壶绞股蓝。”
“唉”
茶老板老吴又像是答应,又像是抱怨的叹了一声,脸上挂着没精打采的神情,手底下倒是很快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