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权独揽的戴高乐上台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北约开刀。他严厉地批评美国在法国的驻军,严厉地抨击北约的集体安全策略。总而言之就是对北约的各种不满和不高兴。
一开始也没什么,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认为这是戴高乐故作姿态,就是做给选民看的,好标榜他是个真正维护法国独立和自主的领导人。这种手段在政坛上实在是太常见了,就是典型的只说不做,俗称为嘴炮。
但是戴高乐这一次真不是嘴炮,他是来真的,他也确实是不喜欢美国大兵,这帮“帮助”法国抵抗邪恶苏联的大头兵对他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种摧残!所以他是真的想要赶走这些美国人。
不久之后,戴高乐宣称法国人足以维护法国的安全,他强硬的拒绝延长美国驻军在法国基地的租期,要求美国人必须在1955年年底前撤出法国。
终于,艾森豪威尔感到紧张了,他立刻跟戴高乐通话,要求这位新任法国总统改变主意。但是戴高乐决定了的事情什么时候会改变?他坚定地拒绝了艾森豪威尔的要求,并且在通话之后再次宣布:“北约盟军司令部应该马上从法国搬走,法国人民不喜欢这个司令部,而且该司令部的实际作用也是值得怀疑的。”
刚刚上台的戴高乐连续给了英美两计闷棍,让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是目瞪口呆,他们完全不明白这个高个子法国佬究竟想要做什么?你就不怕美国中断经济援助,就不怕苏联打过来吗?
嘿嘿,戴高乐还真的不怕!
首先,法国的经济已经走出了最疲软的那一段时间,现在实际上属于法国经济的上升期,眼下虽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但未来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更何况之前钱紧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在殖民地消耗了大量的军费,而戴高乐别看名义上答应了军方中的铁杆殖民份子强硬的收拾殖民地的刁民,但实际上戴高乐只准备收手的,不管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还是突尼斯对法国来说都不是根本,没有必要在那里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而且摆脱美国经济的援助还有别样的好处,之前美国人答应给援助的硬性条件就是法国向美国开放市场。等于是法国用自己国内的市场换了点救命的钱。
如今命虽然是保住了,但是美国商品也将法国本土的企业冲击得七七八八,这让法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是一肚子的火气。如果撕毁经济援助协议,将美国商品赶出法国市场,对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来说,这是好事,这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收入,而这必然会带来大量的选票。
对政客来说没有什么比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