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更加重要了,至于得罪美国?戴高乐之前就跟美国人的关系不怎么样,得罪也就得罪了,别的政客担心他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而且因为跟美国在经济上划清了界限,让法国商品还得以进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集团,法国完全可以放弃追随英美的经济封锁政策,可以向广阔的中东欧市场进发。这又是利好!
其次,因为缓和了同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法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必然不会继续剑拔弩张,完全可以裁撤一部分军队,这里可以节省出大量的费用。完全可以拿来投资给军工企业,帮助被二战折腾得奄奄一息的法国军工走出困境。
可以想象有如此多的利好,戴高乐要是还不做,那真心就是大傻瓜了。所以他是毅然决然的出手赶走了北约的总司令部,实际上这还是第一步,在戴高乐看来现在这个北约实际上就是美国用来控制欧洲和奴役欧洲的工具。法国始终是追求独立和自主的,而在北约这个框架内法国不过是一个小角色,就是用来消耗苏联的炮灰。戴高乐可不相信当苏联的核弹真的扔在法国头上的时候,美国人会全力跟苏联硬拼,法国要想赢得真正的核安全,那还得靠自己。
总而言之,戴高乐是铁了心的跟美国和北约划清界限,他将分成几步来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就是赶走北约总司令部,第二步是加快本国核武器的研发,争取尽早掌握原子弹的制造技术,第三步就是一旦法国拥有了自己的核力量,那就麻溜的退出北约。既然法国已经能够保护自己,何必仰他人鼻息呢?(未完待续。)
682
戴高乐才迈出了第一步,而这一步就让美国和英国相当的尴尬了。虽然法国人还没有说要退出北约,可那个蓄势旦旦的架势却很吓人,万一这货继续抽风,那么北约在欧洲大陆上将失去重要的支点。没有了法国的这个大后方,什么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能撑几天?
尤其是英国人是惊恐不已,原本他们的如意算盘就是让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去消耗苏联的锐气,避免苏联一上来就将矛头对准了自己。而法国一旦退出,欧洲大陆几乎就要不战而降,那时候俄国将会直接瞄准英国猛烈开火。以英国当前的军备能力,真能支撑到美国大兵前来救援吗?
这还仅仅是战略态势上的影响,法国的退出还可能带来更多的连锁反应。首先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会惊恐吧?没有了法国的支撑,他们怎么去扛苏联的铁甲洪流,当年纳粹削他们才用了几天?如今科技大大发展,军事装备的速度和威力越来越大,这意味低地国家的反应时间将更加少,弄不好连政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