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进士,光耀门楣。订婚之前,有那些小人对他们说:“不如等韩毅考完恩科后,再决定亲事,如果韩毅中了进士,那就可以与东京城的达官贵人结亲,何必要将就宋家?”
韩父将这些小人骂走,然后准备了厚厚的一份聘礼去了宋家下聘。
宋淮看到韩家的聘礼时,心里既喜且忧,面上表情十分复杂。陆士仪问道:“韩家只是普通乡绅,能拿出两百贯的聘礼过来,可见是对金珠极为看重的,这是好事啊,你这是什么表情,不好吗?”
宋淮道:“不是不好,只是韩家给了这么多嫁妆,我们嫁金珠肯定要比这个数多些,家里并没有准备这么多钱。”
陆士仪当即就说:“现在公婆不在,金珠的婚事也该听听大哥与嫂子的意思,绿梅,你去请大少爷与少夫人过来。”
等宋渭与金氏过来后,了解了情况,道:“我这次从家里过来,爹娘让我带了六十贯来,作为金珠的嫁资。”
“才六十贯?”宋淮道:“这差的也太大了,韩家给了两百贯的聘礼,金珠的嫁妆少了,到了婆家肯定很难做人。”
宋渭道:“爹辛苦了一辈子才攒下那些田产,让他都卖了给金珠凑嫁妆,不异于要他去死,这六十贯都是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金珠算是官家女,嫁给韩家本就是低嫁,在嫁妆上韩家应该不会太计较吧。”
宋淮皱眉,“话不是这么说的,这里离东京近,厚嫁的风气更是浓厚,金珠只得这一点嫁妆,以后日子难过。”
金氏眼睛在陆士仪身上转了转,笑道:“去年嫂子送了一个擅厨的丫头给了爹娘,爹娘将这个丫头卖了二十五贯,家里再缩衣节食才攒够这六十贯,实在是没法子了。”
陆士仪一阵无语,扯扯嘴角,没有吭声,宋淮道:“我这几个月也攒了五贯钱,婚期还有几个月,再想想办法吧。”
金氏与宋渭回了房,啧啧两声,“婆母说弟妹嫁过来时足足带了四万贯嫁妆,金珠的嫁妆对她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你看看她刚才一句话都没说,人常说,越富越吝啬,果真没有说错。”
宋渭连连叹气,说:“《礼记》有云,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可今人行事,违背古礼,妇人有了私产就容易生事,若是嫁资作为家庭公产也没这么多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33章
金氏与宋渭是指腹为婚定下的婚事; 金氏出嫁时; 父母给卖了十亩地,加上多年的积累; 凑了一百五十贯嫁妆; 这些钱在东京城这里不值什么,但在庐州当地还是属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