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已是一月之后,灵丘县的震后重建工作有蒋秉采主持,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桓震伤势也已经大好,可以下地了,只是一条右臂仍旧用不得力。他也不愿吃人家闲饭,每日里拎着一柄斧头与周雪心一同上山,两人轮流砍斫柴枝,拖下山去贩卖,日逐用度倒也不缺。这一日天气阴雨,气候潮湿,周士昌难免旧患复发,桓震便要雪心留在家中好生照顾,自行披了蓑衣,上山砍了些湿柴,心想这柴不知可有人愿要,一面冒了牛毛细雨拖到城中,走了几户平日主顾,谁知各家都说湿柴费事不肯收买。桓震无法可想,雨却愈加下得大了起来,心想说不得,只好等雨停了再作计较。当下慌不择路,奔至一座酒楼,叫做醉翁亭的檐下躲避。眼看雨势愈来愈大,不知雪心在家是否正担心自己,一时间只想赶紧回去。
正在胡思乱想,猛听得身后一个粗哑的声音喝道:“兀那店家,这菜做得少油没盐,几乎淡出鸟来,教人何以下咽?”回头望时,却是一个络腮胡子的大汉,在那里拍着桌子大骂。那店主人是灵丘有名的一个富豪,姓张名守成,听得那汉叫喊,连忙左一个揖,右一个拱的赔起不是来,道:“大爷不知,咱们蔚州地方吃盐皆靠官卖,近日不知何故,运盐的商人迟迟不至,因此整个蔚州都买不到盐。小店如今用的,还是去年的存货,也没剩下多少了。”那大汉却仍是不依不饶的喊个不住,硬是要店家放足了盐,给他重新做过。张守成却如何能应?重做一分菜本是小事,然而要为他浪费不少食盐,却是十分舍不得。当下两造扯起皮来,嗂嗂不已。桓震本待不理,无奈两人愈吵声音愈大,又没丝毫息事宁人的迹象,渐渐听得他烦躁起来。
有道是人急智生,桓震灵机一动,想起一个主意来,当下走过去一拍张守成的肩头,笑道:“店主人,你厨下可有辣椒?”张守成疑惑不已,点了点头。桓震打个哈哈,道:“我能做出一道菜,保管这位大爷吃得心满意足,又不多费你半点儿盐。”张守成喜出望外,道:“当真?”桓震笑道:“果然。只是我替你们做菜,便不得闲卖我这两捆柴禾……”一句话没说完,张守成截口道:“只消你能办到,莫说这两捆柴,日后你有多少柴禾,我醉翁亭一律包下了。”明末食盐是由国家专卖,并不是十分廉价的大众消费品,然而不放盐菜又不甚好吃。若能学得一道不需许多食盐,又能做得美味的菜肴,于酒楼来说自然求之不得。至于柴禾,左右日日要用,买谁家的又有什么区别?
桓震自然明白这一层,笑了一笑,要张守成带他进了厨房。过得大半个时辰,那大汉早已等的焦躁不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