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简化后的字体无疑让传播知识变得更加简单而迅速,可以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而且这些简字与原有的字极其相似,可谓是一脉相承,足见想他的人是花了很大工夫的,他哪里知道曹操不过是将后世的简体字给稍微改动了下就拿出来用了,并未动什么脑筋。
“郑公觉得此字体可以推而广之。”曹操见郑玄话里多有夸赞之意,当下不禁大喜,要知道他是很想推广这简体字的,可就怕世家大族抵制,这东西他想来硬的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今有郑玄出面,自是再也好不过了。“当然可以,不过祖字不可废,当二者并存。”郑玄答道。“那就有劳先生了。”曹操忙行礼道,二字并存,就目前来讲等同于士人阶层认同了底层受教育的权利,等到日后,这两种字自然会融合在一起,到那时侯所谓的士人也将不复存在。
“曹公,你要老夫办学,不知想老夫如何做,老夫这一路过来,看到的可都是勤勉的好学生啊!”郑玄打趣道,那些少年军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那些孩子都很有礼貌,而且身上有着一种类似军人的刚硬气质,这让他很喜欢,在他看来,这些小孩子里可堪大造之材极多,因为他们的基础比起他的那些弟子来要好得太多,他的弟子中很少有从小就涉猎百家学说的,他们大多数还是比较擅长于经学。
“先生,孟德想在冀州建一极大学府,其中所招收的学子都由官府出钱供养,不知郑公意下如何?”曹操打得主意很简单,他日后的行政体系人员走的就是官方培养,取得资格以后再进行科举考试,择优录取,再将他们下放到军营锻炼服役三月,方才用之。
“如此甚好。”听到曹操说要免费让那些学子念书,郑玄自然是赞同,不过他也有个疑问,“曹公,这些学子从何而来?”“郑公忘了我冀州尚有二十万少年军了吗?”曹操笑了起来,那些少年是他未来的希望所在,也是帝国的栋梁之才,与其被动的去寻找等待人才,还不如大量地去创造人才是曹操所保持的观念,诸葛亮现在大概不过六岁而已,难道他还要等着这天才长大吗,既然如此还不如想法子多培养一些人才出来。
“曹公,老夫一门不过百人,这如何教得过来啊!”郑玄这个老头有时候的确是糊涂得可爱。“郑公说笑了,马上秋天就到了,孟德正准备为那些孩子举行一场秋试,选取其中优秀的五千人先行学习,待郑公施教以后,自可以从其中的优秀人选中选取作为师者去教授,如此不就可以了。”曹操答道,把那么多人塞在学府里是不可能的,那么还不如先培养一批精英,在让这些精英去教授其他人,就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