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南军守南岸。
汴河一战是燕军南下首次遭遇挫折。燕王一方面派兵在正面疑惑南军,另一方面率领主力从河下游连夜涉渡,于第二天早上出现在齐泰军营后侧,于黎明时分率军突击南军营寨。正当南军坚守不出,负隅顽抗的时候。徐辉祖率领济南来的援军抵达战场,燕军一下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燕王只得收拢战场上的燕军撤出战场移驻齐眉山。
四月初一,徐辉祖和齐泰合兵一处,号称二十万,循齐眉山而来,双方在齐眉山下激战终日,虽然燕军取得小范围的突破,但在徐辉祖的死战之下,南军幸得没有崩溃。南军兵多但训练一般,北军兵少且转战千里相当疲惫,双方在山南山北再度形成对峙。
四月的南方,阴雨绵绵,燕军大多是北方人,也不适应。众将见部队疲惫不堪,齐泰、徐辉祖又紧追不舍,都有些气馁,请朱棣北撤一点,寻找其他水草丰美的平原就食。关键时刻,朱棣拍案而起扔下一句“两军相对勇者胜!事已至此,我军只有有进无退才能杀出一条血路,直进京城。”
正在双方对峙之时,黄子澄竟然认为燕军师老疲惫,必将北撤,同时京师无大将,建文帝遂将徐辉祖调回京城。杨靖仰天长叹,天要亡建文,他知道,黄子澄向建文晋言,徐辉祖统兵讨逆半年,却无法阻止燕军南下,要提防他与燕王沟通。就这样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让建文下了旨意。如果说徐辉祖是京师门上最后一道门闩,就这样被黄子澄轻轻拔走。
五月初五,粮饷不济地南军只得离开齐眉山前往灵璧就食,朱棣敏锐地察觉到南军的困顿,立刻派出李斌率偏师截得南军粮草五万石。齐泰率领近十万大军困守灵璧,朱棣反而率军围攻。齐泰又在城中坚持了五日,粮草逐渐告罄。迫于无奈命部下三日后听号炮出南城突围。
也许真是天该绝建文,第二日燕军又来攻城,鸣号炮三响,城内南军以为突围信号提前,纷纷打开城门往外冲。城外的想进来,城里地想出去,双方城门处挤成一团。南军本来就是逃跑谁知道被人堵在门口不能动弹,军心士气顿时崩溃。何福率军从北门冲出想冲击燕军营寨,被枪炮轰死;齐泰在亲兵掩护下从东门跑出,落荒而逃。可怜建文皇帝指望的最后阻挡燕军地力量在灵璧一扫而空。
灵璧大战结束,朱棣面前再也没有阻止他的力量了,五月十二燕军避开中都凤阳,进军泗州,由此渡过淮河,陷于台。五月二十六陷高邮州,应天的门户扬州完全暴露在燕军面前。经过将近两年鏖战,以靖难起事地燕军终于饮马长江。
PS:骑兵新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