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后座力使得枪管兼滑套(及枪机向後运动,此时枪膛仍然是在闭锁状态。由于闭锁榫前方是钩在主弹簧上,因此有一小段自由行程。由于闭锁机组上方的凹槽,迫使得闭锁榫向後运动时,
只能顺时针向下倾斜,因此脱出了枪机凹槽。此时枪管兼滑套因为闭锁榫仍套在其下,后退停止。枪机则因为闭锁榫脱出,得以自由行动,继续进行扣下击铁、抛壳的动作,
最後因力量用尽,复进簧将枪机推回、上弹,回复到待击状态。
可以全自动发射的速射型,在枪的左侧有一个选择钮,当该钮在半自动状态时,一切作业与普通盒子炮相同。在该被旋到全自动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首先是机簧被该钮抵住,
因此只要扣住扳机,机簧不会滑开,而是始终保持在受压的状况。换言之,失去了捕捉击铁的能力。同时,捕获钩杆被选择钮推到後方,推入作业位置。的捕获钩已经推入自动,
击铁在击发的位置时,第一次拉枪机仍是由机簧控制击铁。当扳机扣下击发,枪机後退,击铁下压时,捕获钩扣住击铁,枪机因复进簧的作用,正在回位。枪机回到定位後,
将滑套推回,推动捕获钩,击铁松开,再度击发。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枪膛闭锁,方才击发。如此周而复始,只要扣住扳机,会不断击发,直到弹匣子弹用罄。这就是毛瑟速射型的作业机构,
在此之前,西班牙已经制出了自动作业的盒子炮。但是有些西班牙生产的自动手枪,没有上述的捕获钩的设计,只是击铁随枪机复位击发,因此有枪膛不完全闭锁即击发的可能。
盒子炮非常有趣的一项特色,是它的枪套,倒装在握柄后,立即转变为一把卡宾枪,成为肩射武器。这是当时非常留行的一种作法。传到中国后,成为一种惯例,不论是勃朗宁还是转轮手枪、通通都赋予了这项功能。
这也是盒子炮对中**械发展与使用影响深远的一项旁证。毛瑟厂也生产过长管带枪托的骑枪型,但产量不多。盒子炮的正式装填方式,和毛瑟步枪相同,用10发装的桥夹,
由上方压装,无论是7。63毫米还是9毫米口径,都可使用相同的桥夹。毛瑟手枪的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它的照门,刻度高达800或1000米这当然是没有意义的事,
即使有人能对1000米的目标用手枪瞄准射击,纵然7。63毫米的子弹是一种高初速的子弹,在经过1000米的飞行后,也剩不下什么力量了。
在中国,收藏一把盒子炮,可以说是许多人的愿望。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