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话,哪怕就是咱们的选举法修正案通过了,他要想让他的儿子即总统之位,也是易如反掌。”
“这倒也是。”邓玉贤点了点头,“其实民间有不少人是非常看好孙晨钧元帅的。”
“所以我说,敬茗不搞立储那一套,就已经表明的他想当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不是乾隆。”宋教仁说道,“只是我不知道,他是否现在就愿意退下来,如果我是他,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为什么这么说?”邓玉贤问道,“毕竟,这一届的总统任期并未结束啊。”
“因为现在的他,已经完成了咱们华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扩张大业。”宋教仁说道,“虽然这次以最大限度扩张为目的的战争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生命损失很大。”
“听你这么说,有点把咱们的大总统和德国前元首划等号啊。”邓玉贤笑道。
“不,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德国的扩张特征是法西斯主义,而法西斯主义的核心特性就是种族主义。这个特征严重限制了德国的战争潜力。既然德国人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是日耳曼民族,而且德国人采取了这种主义和观点,那么德国就不可能将日耳曼人以外的其它民族整合进其对外征服的大业中。象在被德国征服的除日耳曼人以外的民族,如高卢人、斯拉夫人等,也许可以当作奴工使用,却不会也不可能编入军队成为战力。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德军是强大的,甚至是无敌的。但在其所占的地方越大,德军的兵力就越稀少。因为德国人采取的种族歧视政策使其不但无法解决反抗与叛乱问题,反而进一步恶化了这种情况。”宋教仁说道,“这和咱们华夏所进行的扩张是有本质区别的。”
“钝初的意思,是德国是有扩张极限的?”一位议员问道。
“不光是德国,任何国家无不有扩张极限。而这种扩张极限的大小,源自于各个国家的种族、人口、宗教、政策、功业、经济等的综合。德国的经济系统与政治系统适合扩张,或者说就是为了扩张而打造的。然而其人口的政策却成为了他们的阻碍,限制了他们的扩张能力。”宋教仁说道,“作为对比,咱们华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庞大的人口使咱们华夏具有极高的扩张潜力。但是在历史上,我国由于政策、理念与技术问题,很早就完成了扩张,进入了稳定状态。学界称之为‘超稳定性的文明’。但是新农作物的引进与技术的突破带来粮食生产的增加,进而造成*人口的大幅增加,这加大了我国的内部压力。这本来是进行扩张最大的驱力。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以前的历史上,我国并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