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都得跟赵训说清楚,就干脆侃侃而谈,“看来你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在海岛上由于信息不够通畅,对当地官吏的监管自然难度很大,中土传习千年的郡县直辖制度显然并不适合。所以我借鉴了西方(指大食与天竺一带,当时还不知道欧洲的存在)管理海岛的经验,打算在海岛等边疆地区推行地方自治制度,将行政管理的权力充分下放,朝廷只需安排好地方主官的人选即可。”
“这样做也许确实能够解决管理低效的问题,可是长此以往边疆地区很容易出现藩镇化倾向,到时候尾大不掉,如之奈何?”,赵训虽然一直在学习赵抗的统治思路,但他毕竟不是完全的新生代,思维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是很深的。
“只要朝廷拥有足够的力量,边疆地区的实力能强大到足以与中央对抗吗?”,赵抗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何况若不采取这样的制度,那些地区便只能放弃,难道放弃边疆地区这个选择比让它自治更好吗?”
赵抗的这个反问实在太直白了,如果赵训回答“是”的话,那他无疑就是个白痴,所以赵训很明智地保持了沉默。这时赵训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原先想法的谬误所在,其实这也正是有宋(之前就已经有了,但在藩镇之乱前并不严重,藩镇之乱将汉人搞怕了,此后的朝代便开始矫枉过正,令大一统的思想完全深入人心,致使中国的版图再也无法大幅度地扩大)以来主流思想的一大谬误。
为了追求一贯以来的大一统传统,而硬是要将所有汉人的居住地统一成一个国家,因此将那些大一统模式下无法掌握的土地拱手交给了异族而任其坐大。更有甚者,由于宋代崇文抑武,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所以无力统一所有汉人的居住地。在这种情况下,宋朝的士大夫们居然采取了“鸵鸟政策”,而将燕云与辽东的汉人视作外族,这实在是莫大的悲哀,人怎么可以愚蠢到如此地步?
“那些士大夫们不是愚蠢,而是聪明过了头,我虽然不喜欢儒家思想,但要说到对它的了解,即使是天下少有的鸿儒也未必比得上。儒家思想并不能迅速强国,但为什么千年来一直占据了统治地位呢?我小时候以为,这是由于历朝皇帝希望借此愚民,以降低自己统治天下的难度,但是后来我却发现根本不是这样,要说主张愚民,最厉害的其实是法家思想,他们完全从功利出发,将人看成是机械中的零件,所以也最不愿意百姓有自己的思想,因为那样一来他们就不会甘当零件了。当初秦国虽然强于六国,但文化上始终落后一大截,就是明证。”,说到这里赵抗停了一会,似乎是在整理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