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我一直都很看好你,果然是正确的。”,赵抗听了一会,终于明显表现出了满意的神情,“当初李斯提出郡县制的确是时代的进步,中央集权制相比分封制度来说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干大事,比如长城、大运河之类的工程,在夏商周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而在秦代,中国的地盘还很有限,连岭南都远未开发,还有大片的土地仍在当地土人手中,在国家不大的情况下,中央集权的缺点并不明显,而优势则更加突出。至于秦朝二代而亡,那是因为别的原因,纯属巧合罢了,郡县制的模式对当时的秦朝还是很合适的。但是后来中国的地盘又大了很多,这个制度就明显不那么合适了。大一统时期最强盛的两个王朝——汉代和唐代,都不是纯粹的大一统集权制度,汉代是郡县结合分封制,还有大量处于事实自治下的豪强庄园,而唐代则有大量藩镇自治的存在。与此对比,那些单纯采用大一统郡县直辖制度的,要么是短命的王朝,要么就像当年的大宋一样,连燕云地区都拿不回来,因为大一统郡县直辖之下,离中枢越远的地区,统治成本越是上升得厉害,所以皇朝便缺乏扩张的动力,因为经济上根本是得不偿失啊!而那少数对外战争的理由,则只剩下地缘安全需要,以及可笑的帝王之怒了”
赵训陷入了沉思,而赵抗的发言仍在继续,“另外还有一点你注意到了没有?那就是实行分封制度的王朝其延续时间要比大一统皇朝长得多,夏朝、商朝都有六百年,而周朝更是持续了八百多年;而在大一统王朝中,兼容了一些地方自治因素的汉唐(顺便提一下,其实清代也是,所以即使清代的很多国策都是问题一大堆,依然在内部民族阶级矛盾尖锐,而列强又咄咄逼人的艰难处境之下,还愣是坚持了那么多年。),无疑又比单纯采用郡县直辖制的其他王朝长命得多。”
“那您的意思是我们大宋也应该改用两者相结合的制度,是吗?”,赵训现在仍然以为赵抗对他说这些只是为了方便将赵抗的想法也应用到北方领土上去罢了,不过现在他已经基本被赵抗说服,就等着赵抗摊牌了。
“如果只是单纯地照搬汉唐的制度,又如何能够超越它们呢?我这几年里构想的,是一个足以维持幅员万里的庞大帝国千年以上的全新统治模式,下面在大宋的应用只不过是个开始罢了。”,赵抗平静的语气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信念。
赵训听了一会,发现那简直是一个大杂烩,不知道取材于多少个文明,赵抗真是掌握到了“拿来主义”的精髓,只要好用,哪怕是敌人的制度他也一定会照样采用。没过多久,赵训就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