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便越负担不起养大小孩的费用,于是便愈加不想生小孩,这就形成了趋减循环。整个国家的生育率因此不断下降,当降到一个危险的程度后,国家将会面临绝大的危机,到了那时低生育率已经成为国民的习惯,想再上来难度重重。唯一的办法,就是统治阶层主动割肉,降低百姓的谋生成本,但这根本就不可能的,因为太平时期的统治阶层普遍缺乏危机感。他们只会贪图眼前的一切,而漠视危机的进一步升级,当社会上供养依赖型(无劳动能力者,主要是老人)人口比例高到一定程度时,因为数量日渐稀少的生产者无力负担,国家政权结构将因此而垮塌,民族也必将衰亡
其实,在赵抗所处的这个年代,这一点无须担心,因为实在不行就放弃那些供养依赖性人口好了。但赵抗却能预见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重视生命的思潮必将兴起,到了那时便无法采用这种简单的方法解决,而问题爆发后的危机也将更大。但这些都太遥远了,赵抗也没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现在只能想办法让汉人多占一些地盘,这样将来捱过危机的可能性总会大一些。在离开天竺之前,赵抗将自己这些所观所感写成书信,让那些只做中国到天竺之间贸易的大商人将它带给赵训,听不听自己就管不着了
离开天竺以后,赵抗没有在早已成为大食领土的波斯停留,便直接前往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巴格达。其间穿越沙漠的时候,一向爱洁成癖的赵抗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骆驼实在是太臭了
这时队伍中的商人和他们的保镖已经与赵抗他们分开,走了更省钱的深海航线,还留在身边的大都是忠心耿耿的昔日部属,加起来只剩不到一千人。主要是因为赵抗不愿意再被他们当成易碎品一样护着了,事实上也没那个必要,保护他只要江晨星一个人就够了。这些人自然将赵抗服侍得异常舒心,他们让骆驼尽量远离赵抗,并不要钱似的大量使用熏香,总算让赵抗的鼻子好过了一点。可是,他们这种小题大作的行为却令他们的穆斯林向导非常不满。这名向导十分虔诚,一路上多次劝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