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源赖朝来说,这种集权的诱惑是空前的,但是要这么做的话,他便几乎要触犯日本几乎所有领主的利益,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源义经在军中威望极高,手中又有只对他个人效忠的万余亲兵,这份力量足以帮助源赖朝压制一切反对力量。但是这样一来,源赖朝就不可避免地对弟弟产生依赖,源义经自然就暂时免于兄弟相残了。不过,当源赖朝成为日本完全意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并彻底掌控局面之后,他肯定还是想要拔除源义经的,毕竟“功高震主”放到哪儿都是取死之道。但是,源义经在平定各地反对势力的过程中,他在军中和民间的威望毫无疑问将进一步大增,到那时他想要自保至少比现在容易得多。
源义经显然觉得这方法不错,他也确实照着做了,但是当源义经“奉将军以令不臣”之后,源赖朝明着不能除去他,却大可以使用阴谋诡计。千鹤这时又提出了下一步的做法,她要日本向大宋开战,这样一来源赖朝根本不敢对弟弟下手了,毕竟中国太强大,若日本再没了像源义经这样的名将,亡国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也在这里,即使有源义经在,小小的日本国,能打赢现在如日方中的大宋吗?
千鹤想出的办法是赵抗当年的老伎俩——经济战,按理说经济战中日本由于国力还不及大宋的一个零头,其实是自掘坟墓。但正所谓凡事无绝对,如果这种经济战能使日本从中获利,而大宋则净受其害,那么大宋国力再强也必败无疑。千鹤的如意算盘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日本国内的反对分子想着法子赶到大宋去,这些破落武士大多是亡命之徒,肯定能给大宋制造出不小的麻烦。而日本则可以乘机励精图治,积累国力以准备将来的大陆攻略。
在镰仓幕府的暗示和纵容下,成千上万失去生计的日本武士开始以数十人到数百人规模的小队为单位,渡过大海前往大宋江南诸省大肆抢掠。这些浪人本就穷困潦倒,又怎么能有好船?事实上,很多人都是乘坐小渔船向着东海西岸冲去,其中因为海难而没能踏上大宋土地的就占了三分之一以上。话虽如此,但在镰仓幕府眼中,这些家伙本来就是潜在的不安因素,早点死绝了才好呢!
以大宋如今天下第一的海军实力,似乎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登上江南的土地,然而东海海面实在太过广阔,大宋海军再怎么强大,在这片海域长期巡逻的也不过一千多艘战船,日本的小船吃水浅,根本就无需沿着主意航线行驶,就更加难以防范了。再加上大宋实行的是开放海疆政策,对大多数商船一般都不会严格检查,而那些日本浪人乘坐的小船外面又没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