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大宋本就已经不强的宗教势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而由于赵恢在大漠与吐蕃等新征服地区具有更高的威望,那些民族的青年干得更为彻底,其中最为原始的萨满教则更是几乎完全从世界上消失了,而那些民族的原有文化传统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受到了比汉文化更大的破坏。
旧文化遭到破坏,虽然不能说一点积极意义都没有,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明显过头了,而更严重的问题则在于,旧的文化被毁了,而新的文化却没有建立起来,因为赵恢对道德的要求太高,比如他要知识分子放弃面对体力劳动者时的优越感、要人们轻视物质享受而更重视精神追求、要人们以助人为乐等等,都有些强人所难了,毕竟人类自私自利的天性绝不是一两代人的时间内就能扭转过来的。可是赵恢却因为此前不断的成功而盲目自信,偏偏又因为深居宫中和自我麻醉而无法准确掌握下面的具体情况,致使大宋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动乱和无序之中。
第五百九十一章 全盘否定
而赵恢在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也并不成功,将一切框架都打破,甚至连考试制度都被废止,这固然有利于那些天才的成长,但对绝大多数需要“教而成才”的普通人才来说肯定是弊大于利,而没有足够认真工作的中低层人才进行实践,偶尔才能冒出一个的天才再怎么厉害,也成了无本之木,空有奇异的想法也无法将其付诸实践,赵恢无疑落了个里外不是人,而大宋的科教工作却因此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窘况来。
虽然赵恢异想天开的革新运动搞得大宋内部离心离德,但本来还应该是利弊参半的。可是不少投机分子冒充成运动的支持者在后面推波助澜,将已经矫枉过正的运动一下子推过了头,自己则从中谋取私利,便进一步将大宋推入了痛苦的深渊,情况比起当年的王安石变法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尽管国内乱成一团,但赵恢活着的时候还是无人敢于提出异议,特别是在他的遥控指挥下大宋一个边防团轻易粉碎了天竺十万人的入侵之后,他的地位更加无人可以撼动,而革新运动的影响甚至扩展到了周边各国,以致于各国政府都被弄得焦头烂额。但是,任何事物的演变总有其尽头,革新运动因赵恢一人而起,也因他的驾崩戛然而止,而那些在赵恢生前战战兢兢的反对分子又重新得势,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才是常态。但那些当年大肆鼓吹革新运动就是好的投机分子居然也摇身一变成了“复辟党人”,就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了。由于他们为了掩饰当年作为而对各种记录资料大肆篡改,以致于革新运动期间的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