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天赵抗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反过来的话会怎么样呢?无限的对立面是唯一,而绝对的唯一真的存在吗?似乎每样东西都有结构和组成或者说多个方面不对,有一样是例外的!”
赵抗的脸色现出已经许久不见的喜色,原来答案一直都在自己面前,但是所有的人都由于思维的惯性而忽略了。也许以前也有人曾经想到过,但他们却做不到,因为这要以牺牲自我为代价。不过,赵抗的一(还是N?)生中已经放弃了无数为世人所热衷追求的东西,早已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他终于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因为求索才是他的人生
序 篇
第三百二十七章 灵 感
赵构离完人还差得远,他极端自私,虽然他爱很多人,但为了自己,他是什么人都可以牺牲的。他心中的排序是:自己最重要,其次是自己的家人,然后就是外人,最后是敌人。也即是他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人,为了家人,可以牺牲外人,为了外人,可以牺牲敌人。
这点在赵抗身上也表现得很明显,不过赵抗比他父亲优胜的地方在于,一旦到了公事上,他就能以公平为第一准则,而不会因私废公,这就要感谢已故的陆仁了。
不管怎么说,在如今自己没遇到威胁时,赵构还是表现得相当温情脉脉的。赵抗也部分接受了他的感情,心中却在慨叹,“如果生在太平年代,他会是个好皇帝的,可惜,这就是命运吗?”
“不对!”,赵抗好像突然想通了什么,“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在那种局势下,根本不可能出现能平定乱世的好皇帝!”
确实如此,因为大宋崇文抑武,所以才会遭到灭国之祸。而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皇子,几乎必然对军事一窍不通。以赵构为例,他在赵佶的儿子里是唯一一个会武艺的,但也仅此而已,对军事他就完全是个外行人了,而其他皇子更不必说。要他们去平定乱世根本就不可能,没怎么接触过军队就会带兵的天才,几百年才出一个,比如虞允文和后来的伟大领袖,指望他们出生在某个特定的家族中,这概率比起买彩票也高不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平定乱世,就必须改朝换代,出现新的皇朝,这样也许还有机会。但那对原先的皇族来说,可不仅仅是丢失权位那么简单,等待他们的是灭族
而如果靠手下的大将去收复失地,那么结果其实也是一样。如果失败,国力虚耗,很可能会就是一蹶不振,甚至亡国,那自然是死路一条。而如果成功,那黄袍加身的场景必定再度上演,就算大将再忠心也是没用的,部下为了富贵一定会将其硬推上去,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