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又如何立于世上。乔森博士的一番好意,范心领了。”
“可是——”肖志华还欲说服,却见陈范已经起身,只好轻叹了一声,告辞而去。
难道我的想法与大家有如此深的代沟?肖志华走出陈家,还在苦思冥想,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视死如归,锋芒毕露,不象自己,总是给自己留下退身之路。
“乔森博士。”身后传来一声女人的招唤。
肖志华转头一看,原来是陈范的女儿陈撷芬,此女也不是个简单人物,十六岁时就在其父支持下,主编上海最早的妇女刊物《女报》,提倡妇女解放,后改名为《女学报》,该报随《苏报》附送,有“女苏报”、“小苏报”之称。
“原来是楚南女子,可是陈先生改变了主意。”肖志华带着希翼的语气叫着陈撷芬的笔名。
“不是。”陈撷芬摇头笑道:“乔森博士,看你奔波辛苦,怕你再来个三顾茅庐,所以我想告诉你一件机密大事,这样你也就死心了。而且,我相信你是个忧国忧民的好人,否则断不会写出那样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歌曲。”
“我当然是好人,可惜好心却总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肖志华苦笑道。
陈撷芬对肖志华很有好感,也认为他是个可以相信的怀有革命思想的仁人志士,所以对肖志华的抱怨只是报以一笑,便低声将机密大事告诉了肖志华。
肖志华越听眼睛瞪得越大,等到听完,他的眼珠子都快掉在地上了,太不可思议了,中国革命史上这样一件庄严的事件,竟以这种近似闹剧式的形式上演,实在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陈范作为报馆的主人,原先并不是激进分子,也不赞成将《苏报》办得那么激烈,但他后来态度发生了转变。转变的契机,就在于孙中山的影响,因为他相信孙中山已经到了《苏报》并指导革命。
说起来有些让人不敢相信,陈范办报的态度由谨慎小心到壮怀激烈,完全是因为受了一自称是“孙中山”的流氓钱宝仁的革命鼓动。这个钱宝仁,算得上当时上海滩一位有趣人物。他是镇江人,为一流氓,冒充革命党。那时张园时常有集会演说,他也常登台慷慨激昂一番,但水平不高,有些语无伦次。就是在张园,钱宝仁与陈范相识,并诡秘地自称是孙中山,秘密返国“策动革命”,陈范对对此“深信不疑”。钱宝仁曾手示一小瓶,神秘兮兮地对陈范说是绿气(即氯气),“足可抵御捕役”,他还对陈范说某处有金佛,可往取之,一生吃穿受用不尽。对于这些,陈范也都相信了。于是一切革命策略,陈范惟钱宝仁之马首是瞻。并为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