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了多年的大学梦。圣约翰书院在美国华盛顿州顺利注册,成为了正式的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另外,他还在美国筹集了美金1。5万元和白银4000两,雄心勃勃地要兴建一座规模很大的“格致楼”,内设物理、化学实验室,这在当时中国各大学中实属仅有。
“我要把圣约翰大学建成中国学科最齐备的最高学府,乔森,你看先设立神学院、医学院、法学院、文理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再设个附属预科班,这样的构想是否合适?”卜舫济向肖志华描绘着他的宏伟蓝图。
“卜校长,既然你有如此宏大的设想,我看书院原来只收教众或教众的子女的限制可以取消了。”肖志华貌似真诚地建议道,其实他是在为因为牵扯《苏报》案而被解散的爱国学社的学子们进入圣约翰大学在铺平道路。
…………………
第一卷 筑基 第四十四章 自取其辱的朝廷
更新时间:2010…9…5 21:34:50 本章字数:2219
1903年7月15日,上海租界会审公廨第一次会审“苏报案”,一场前所未有的奇怪大戏正式开演了。原告是手握野蛮专制权力的清政府,被告是手无寸铁唯有一腔热血的几个平民,在洋人的监视操持下,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政治文明与价值观念开始了面对面的较量。
首次会审,清方主审官员叫孙世。当时的上海报纸称他为孙建臣,估计取的是“奸臣”的谐音,陪审员是英国人迪理斯。审判一开始,原告律师古柏就读了几份《苏报》,来证实章、邹等人“阴谋颠覆政府”的罪名。孙世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坐立不安,作为主审官,他为什么如此恐惧呢?原来,按照沿用了200多年的《大清律》,如果在庭审过程中,主审官允许谋反言词被当众重述,那么主审官员也要被治以重罪。因此在古柏读完诉状后,孙世当即对章太炎等人说:“本官与尔等素无冤仇,切毋重复昔日逆乱之言!”其惶恐之状,引得听众一阵哄笑。清廷起诉章太炎的罪名是“诋毁圣上,呼为小丑,立心犯上,罪无可逭”,章太炎一本正经地解释说:“我之所以直呼皇帝名字,参照的是西律。”接着又运用丰富的训诂学知识,将“小丑”二字解释为“小孩子”,并言今上圣讳,以西律不避,故而直书。孙世国学功底没有章太炎深厚,被驳得哑口无言。庭审完毕,章太炎等“乘马车归捕房,观者填堙,诵‘风吹枷锁满城香,街市争看员外郎’而返”。
7月21日午后,会审公廨第二次会审“苏报案”。章太炎愈加张扬,长发披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