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市场的针对方向,但是美国的市场份额仍然在中国之上,毕竟新中国这个市场刚刚起步,需求量还是很有限。
好在现在的德国已是一个“德修”国家,在政府的强力干涉和调控下,冲击的开始的第一年,德国方面虽然出口份额有所下降,但情况还不是太严重。
至于欧亚大陆的另外三个国家,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加上其是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对美的市场依赖度极小,在这场风波中唯一的感觉就是:又到了该准备钞票,在适当地时候去美国拆工厂搬机器的美好时光了。
而日本,1947年战争结束后,美日之间虽然停战,但是将日本视为死敌的美国人哪里可能这么快“原谅”日本人,美日间的贸易往来跌到了谷底,到经济危机暴发前都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四分之一。所以这场危机对日本的经济冲击并不太大。
此时的日本,经过大和抚子发动的红色革命后,整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正处于被长期压制后的反弹期。日本从南洋殖民地和朝鲜掠夺来的物资被运回日本后,终于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向平民出售。民间的生活水平比战前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尽管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民间却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整个1950年,以大和抚子为首的日本政府,最主要头痛的难题在于殖民地问题。太平洋战争结束至今已有三年,“闲”下来的两大社会主义强国,苏联和中国,都在全世界开始给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找事”。
大和抚子非常地想和中国修好,但是现在的日本这个披着社会主义皮,实则是各种乱七八糟的经济制度和多种政治势力混杂在一起的“四不像”,其的“社会主义”属性,根本就得不到中苏两国的认可。伪社会主义,日本修正社会主义,更是中苏联两国整天挂在嘴边抨击日本的。
虽然两国都和日本政府建交,但是苏联认为日本应进行更深入的“革命”,清洗掉那些混杂在日本现政府体制内的“封建遗毒”。中国方面虽然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示不会干涉日本内政,但也认为日本在朝鲜、菲律宾、荷属印尼三地作法,根本不配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宣传上对日本的攻击也没有少过。正因为这个因素,大和抚子一直很想要的中日联合,因为这一根刺的存在,中日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毕竟这个时代的新中国的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很讲节操的,远不象那些帝国主义国家那般,为了利益可以不要皮不要脸大玩“国家利己主义”。
在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