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看来,日本是太平洋战争的“受益者”,豪赌国运的日本人,在“林汉一家人”的帮助下,又一次赌赢了,更借着天皇之死和事后清洗整个高层华族,来了一次漂亮的转身“变性”。
但这还不够。
1950年后的新中国,门口终于不再趴着一头可怕的白头鹰,而换成一头吃得有点肥的“泥轰鸡”了。
“该给这头吃肥的泥轰鸡找点麻烦放点血了!”
这不光是林汉的想法,也中国甚至是苏联的想法。
1950年美国深陷经济危机,对中苏两国来说皆是机会。
战争五年,日本人在菲律宾的横征暴敛和人口清洗,早就培养出大批反抗的苗子。战后,美国虽然被迫放弃菲律宾,但依旧没有少给日本人添堵。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合作,从逃亡的菲律宾难民和前政府官员挑选人选,进行训练,一直在培养当地反抗军人员和游击队,并在战后能过各渠道送返菲律宾。
1947年日本变色后,对当地人的压榨虽然有所减缓,但其殖民的本质依旧没有变化。在大和抚子看来,尽管她知道传统的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但仍然不肯轻易地放弃菲律宾这块肥肉——只要殖民的收益高于付出,日本就不可能放弃。
过去的七年里,日本和英国人勾结,几乎完全消灭了棉兰岛地区的当地土著,战时和战后,日本方面不停地向这里移民。在几个较大的岛屿,如萨马特岛,莱特岛,内格罗斯岛、班乃岛,日本人的清理工作和“强制移民”工作,也战时战后也是一刻不停。
在大和抚子看来,未来的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会因为国际大势所趋,最终被迫放弃,但这些周边面积不大的岛屿,却可以通过“人走地留”的方式,彻底地收入日本囊中。
在这事上,日本并不是孤立无助的,英国在大洋洲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也正在这么干。
林汉的两个女儿,阿尔托利娅和大和抚子,知道未来的他们,皆非常明白“人去地留”的道理,两人为了自己所属种族未来的“气运”,做起事来,早已将一切道德抛之脑后。
过去战争期间,因为战争封锁,以及中苏双方的“假意无视”,世界上还不知道此事。
但是1947年战争结束后,两家还在这么做,在国际就显得很刺眼了。
1947年后,阿尔托利娅制定的“搬家计划”继续在进行当中。为了在腾出更多的空间好安置从本土转移过来的英国移民,英国在太平洋上干的脏事和日本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战败了的美国人,更是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