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的大帽子,其实什么也不是。如何支撑?一年两年或许还可以,可是时间一长”
“黄老先生顾虑的是,此义学之举非穷十年之功不可见其利,依靠捐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林三洪缓缓站起身来:“为此义学,林某已决定舍家。内子已于我商议过。什么时候义学支撑不下去了,就会变卖天丰号所有资产店铺
天丰号,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大粮商。也许利润比不上盐茶,可胜在年深日久积累深厚,几十处联号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老百姓都讲究受死的骆驻比马大,破船也有三千钉。何况天丰号不是破船?
如果真的需要天丰号主动破产的时候,维持一个相当规模的大学堂绝对不是问题,至少在十年之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好”黄真素拍案而起:“尊夫人一介女流能穷一家而富天下,都说商贾逐铜,老朽真是佩服了。女流尚且如此?老朽焉能惜此残躯?愿为安北侯效力犬马,”
“不是为我,实为天下贫寒学子!”
黄真素哈哈大笑:“老朽已经过甲子之年,黄土已经到了脖子上,本以为会终老此生,想不到上天垂怜,还有传道授业众人的机会。老朽愿勉力一试,看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兼济天下!”
“以黄老先生在才,想必有许多公侯富贵人家邀请授书传道,老先生今日能不为钱财为义学贫寒学子。真是慷慨的紧了。”林三洪说道:“待到百年之后,黄老先生必为万众之师!”
哼,那些个高官富贵之家,以金银厚待邀请我自然是不去的,老夫不屑于于那些纨绔之辈相见,宁可让圣人教诲烂死于胸中,也不愿传授那些朽木烂泥之人。安北侯为天下计,老朽就是贴钱贴干粮也心甘情愿!”
又是接连几句让人眼红心热的话语,把个大学生激的热血沸腾,如少年人一般热切起来”
有了黄真素这面金字招牌,再找师资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四五天的功夫,就找了七个颇有真才实学的老先生……
林三洪的义学大计己经有了最初的样子了。
最初的义学堂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配套设施,只要占地盖房就可以了。只等着学堂的基础建设完成之后,就可以正式招手学生了。
“这是我的认捐的:百两,你个记在功德簿子上,一定要记清楚了。我这是白花花的银子,足足三百两。可不是三百贯已经升任礼部郎中的金子焕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笑嘻嘻的认捐了三百两银子。
金子焕金大人,还是通过林三洪的关系投靠到了朱高煦门下,做了大半辈子七品芝麻官的金县尊,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