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的儿子。想顺从母意。可高祖死前留下遗训:非刘姓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候……所以景帝想让大臣们提出来。到时自己来个顺水推舟。把这事办了。好让母后高兴。召来三公九卿。景帝拐弯抹角的把意思说了出来。其它的大臣们立刻领会。纷纷同意封王信为侯。可是你父亲却一口回绝。说不行。并把高祖的遗训搬了出来。王信封侯的事也没了结果!”
“有这事?”周冲迟疑了一下。道:“这个我倒不知道。”
“肯定有这事!”徐胜利肯定的道:“这事不仅的罪了景帝。而且还的罪了窦太皇太后!其实这还不是致命的。致命还在后头。过了一两年。匈奴国的几个部落首领率部来降。景帝准备封他们侯爵。以鼓励更多的匈奴敌人投靠大汉。朝堂之上。景帝问大臣们的意见。你父亲强烈反对。说他们背叛自己国家。向陛下投降。陛下却封他们侯爵。那以后怎么责备臣子的不忠?景帝没有接受你父亲的意见。把投降过来的六个匈奴首领都封了候。而你父亲。一气之下称病。不再上朝。可有此事?”
“这事有!”周冲点了点头。
“你想想。如果你是皇帝。手下有个大臣。既不把你放在眼里。又随意改变朝廷的作战计划。还不能揣摸圣意。而且处处跟你对着干。一不顺他意。就来个称病不再上朝。哪怕他是占理的。对于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徐胜利问道。
周冲的后脊梁突然冒出一层冷汗。牙关打结的道:“杀了他?!”
“对!杀了他!景帝当时的想法就跟你一样。”徐胜利道:“可你们周家。毕竟是对大汉有功的。你爷爷周勃。不仅是大汉的开国功臣。而且诛灭了吕党。稳固了刘姓江山。你父亲周亚夫。怎么的也算平了七国之乱。对匈奴作战也有贡献。所以景帝还是打算给你父亲一次机会。看你父亲的臭脾气改了没有。只要你父亲目无君王。狂傲不驯的脾气改了。他还是会重用的。”
“什么机会?”周冲问道。
“一个吃饭的机会!”徐胜利道:“我听说。你父亲称病不久后。也就是在狱中饿死前不久。景帝请他吃饭。在他面前放了一大块肉。既没切开也不放一双筷子。就是想试探一下你父亲会不会在他的面前生气。如果是一般的大臣。一见此种场面。马上就会明白这是景帝故意安排的。起身磕头请罪。而你父亲一见面前无筷。既不起身也不磕头。当着景帝的面就责备伺候的太监太粗心大意。竟忘了给他放筷子。一点规矩也不懂。景帝冷笑道:你一肚子的委屈。看来不是幼主的臣属。你说说。景帝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