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过任何一个决议,反对党必定会站出来搅局,各种辩论、各种投票表决、各种争论的复杂性可想而知,而这一次议会辩论、争吵的复杂程度却超乎了额尔金的现象。
作为远东回国述职的特使,威妥玛不敢沿途有什么耽搁,临近年底的时候,威妥玛总算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泰晤士河。当时苏伊士运河还没有通航,威妥玛到达埃及之后在陆地上坐火车穿过北非再等上英军地中海舰队的船只,这才返回了英国。
威妥玛走的是当时远东的洋行与伦敦传递信息的通用道路,是先用帆船送到苏伊士,改由陆路送到亚历山大,再用帆船送到伦敦。这样最快也需要一两个月时间。
在首相官邸,威妥玛不顾风尘仆仆的劳累,首先和英国首相巴麦尊见面。巴麦尊和一众英国内阁成员首先听取了威妥玛的详细汇报,虽然此前巴麦尊已经收到了来自埃及的电报,但他还是需要等待威妥玛的详细汇报。
巴麦尊还记得当时收到电报消息时的那份惊愕,他想不到太平天国会在这种时候与英法两国宣战,而且英法两国组织的远征军陆上军队居然还全军覆没了,这个消息无疑是可怕而且相当震撼的。
还没等巴麦尊下令封锁消息,英国的报纸媒体就已经抢先刊登出了远东与太平天国爆发战争的消息,而距离巴麦尊知道这个消息,报纸的出版只不过短短的一夜之隔。其实在十九世纪欧洲新闻产业浪潮汹涌澎湃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通讯社利用电报技术主导了整个新闻产业链的形成,1855年时英国最大的两家电报公司electrictelegraphpanylimited以及englishandirishmagictelegraphpany就已经共同管理着英国约6700英里的电报线,他们获得电报信息的速度并不慢于政府,而电报公司于新闻通讯社都有内幕交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新闻产业链。
受到报纸消息的影响,伦敦股市当日就遭到了重挫。而参与远征军行动的英军官兵家属们更是挤破了唐宁街首相官邸的大门,他们要求政府给出详细的解释。他们急于知道自己丈夫、儿子的下落。为此,巴麦尊首相不得不多次亲自出面安抚,然后大家都在等待着回国特使威妥玛的到来,他能带来更多的信息。同时,反对党和在野党收到这个消息后,也开始启动了对现任内阁与首相的弹劾议案,巴麦尊面临着议会的质询。可通过电报传来的消息并不详尽,巴麦尊也需要等待威妥玛到来之后才能清楚整件事,议会和反对党也是如此。士兵的家属也是如此,于是整个英国都在焦急的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