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中熬过了最为艰难痛苦的二十多天时间。
威妥玛回到伦敦之后,他很快被首相官邸的专用马车接走,在唐宁街首相官邸内,威妥玛在一众内阁大臣们的环绕之下,首先详细介绍了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展示了远东英法各界商人、军民的信件,这些都是在远东各界的英国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以及一些建议。
整整一天时间,巴麦尊和内阁成员们都看听取威妥玛的汇报。然后也细致的传看了每一份的远东来信,最后巴麦尊放下他反复看了三遍的密迪乐和额尔金的信函之后,用他浓厚的声音说道:“先生们,看来我们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从一开始,太平天国运动就不能够成为我们利用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的钥匙,相反。这个新兴国家在远东的崛起成为我们在远东利益扩张最大的障碍!”
威妥玛看了巴麦尊一眼,心中明白他们这位首先一惯奉行的是高压政策。在发起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就是巴麦尊首相力排众议甚至不惜解散国会才得以保证远征军的行动。可现在远征军失败,挑起了另一个强势崛起的国家与英国宣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巴麦尊首先考虑的不是他和他的内阁会不会倒台,而首先想到的还是英国那扩张的高压政策,因为巴麦尊一惯认为英国必须主导一切有色人种的事务,中国和印度没有区别。
可惜英国的政治特色也很鲜明,执政党不管干什么,反对党总绊你的腿儿,至于同党人士,也不见得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857年2月,在关于发动远征远东战役的辩论中,托利党领袖德比伯爵在上院提出议案,谴责政府在华官员擅用武力,欺负困惑无助的蛮族文化,以能言善辩而著称的他把矛头对准了当时还是远东全权公使的包令,他说:“我不愿意说任何对包令博士不恭敬的话。他也许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但据我看来,在与满清和太平天国谈判这个问题上,他却真正患了单相思(笑声)。我相信他在做着能够两边都拿到好处的美梦;我相信他朝相思、暮相思、深夜醒来也相思(笑声)。我相信,他一定认为,只要包令爵士在北京和南京都受到正式的接待,那么,和这件事实所产生的巨大利益相比,任何牺牲不为大,任何商务的中断不足忧,任何流血几乎都不足惜(大笑)。”
但那次议会表决,最后因为巴麦尊等人的强硬支持,表决结果110∶146,巴麦尊政府以36票的多数获胜。上院吵架的同时,下院也在吵。辉格党的元老级人物约翰?罗素就在下院表态说:出兵远东是个大事,这将会严重影响我们中立的格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