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很多汉人感到惶惶不安,而且一些在北京周边定居很久的旗人也感到难以接受,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汉人大多是在满清入关之后投靠他们的,自己的根基其实还在中原,而朝廷要统制天下的汉人,就必须要重用他们这些汉臣,可是如果朝廷退回到关外去,关外是没有汉人的,那么朝廷自然也就不需要他们了,而且汉人在辽东是被当做奴隶和下等人对待的,所以他们自然是不愿意前往的。
至于那些旗人,他们反对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因为清军入关之后的圈地令,使得北京及其周边的大量土地都被满清贵族尤其是八旗子弟给圈占了,这个时候俨然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产业了,要是清军撤回关外去,那么他们的这些产业就没有军队提供保护了,自然也就不可能维持,而关外的土地不仅稀少,而且这个时候大多在他们前往关内的时候已经甩卖出去了,回去之后自己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本钱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你让他们再回去过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们自然是不会干的。
不过这些人的反对声音再大,也不能改变康熙心里的决定,这件事情既然已经被人捅了出来,趁着它还没有传到中华军那边去,清军更要抓紧时间的进行撤退安排了,不然就想走也走不了了。
康熙皇帝毕竟年幼,他没有仔细的想一想,这个消息是怎么泄露并且传播开来的,如果他再老练一点的话,他应该就能意识到了这时候事情有点不对劲。
中华军早就得到了安插在北京城的探子发回的情报,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项玉立刻下令山东的中华军拿下济南城,切断鳌拜从山东这边撤退的路线。
不仅如此,他还下令湖北的中华军趁着岳乐从陕西、山西一带撤退的时机,趁机拿下这些地方,然后一路追击岳乐的军队,这支军队康熙皇帝肯定不会轻易的放弃,因此,只要将岳乐托住,清廷撤退的速度就会下降很多。
这个时候从南洋的吕宋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群岛上运来了大量的粮食,这给中华军的行动提供了充足的粮草支援。
第三百九十五章插翅难逃
鳌拜在接到康熙的下令之后立刻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他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对面的中华军正在整军备战,如果他再不撤军的话,中华军很有可能就会发动对南京城的进攻了,那样一来他就走不了了。
九月十号,清军趁着夜色悄悄的从南京城内撤出,大军静悄悄的迅速离开城池,向北进发,一个晚上的急行军之后,到了天亮的时候,清军距离南京城已经有六十里的距离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