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她要带着他们的期望,继续上路奋斗。
作者有话要说: 这大概是我认为的一级虐的一章了。每次只要读到这一章,我就会泪流满面。
福顺原型:开国将军余光文
其实还综合了一个记者的原型是我没有百度到的,但是当时因为听到了那个故事而深受震撼:一位战地记者救了日本人的孩子,可是他的妻儿却惨遭杀害,他想要报仇可后来因为抗战胜利,需要保护战俘,所以他被视作了神经病关进了精神病院。大概两者的故事综合起来,就是福顺了。
其实,那个时候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写《白头不慕》的时候,我第一次庆幸,我能够写小说,将那些鲜为人知的事情,那些逐渐被历史轱辘渐渐磨平的伤痛重新展现在读者眼前。
啊啊啊,最近评论区一片惨淡呢~弱弱地问一句,大家在看吗?
☆、第71章 Chapter。71同窗非旧
在防疫室志同道合的医生们共同努力下,第一批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盘尼西林终于成功研制出来。而伴随着盘尼西林的成功制造; 针对于鼠疫、霍乱还有炭疽的疫苗也逐步成功研制出来; 并应用于实践之中。
一批批的疫苗输送到各个战区的医院,使得细菌侵袭的地方逐渐缩小了范围。而落旌她也总是跟着老陈他们几个大胆的人去往受到细菌侵袭的现场; 搜集昆虫、细菌容器等实物标本,并从昆虫体重分离出大量的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的病原体。
一同随行的; 还有一个加拿大的记者约翰; 每到一处灾区看见那饱受战火侵袭的徒弟,他就会发出感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真的很难想象这是真的。”
老陈一边搜集证据,一边说道:“等证据充足后; 我们一定要将日本的累累罪行公诸于世!”
三年前的那场大鼠疫,只因为一个事关国际信誉不得谎报疫情的理由; 中央便驳回了老陈的万言书。陈医生对那件事情耿耿于怀至今; 他对落旌几个研究人员说,证据一天不充分就找一天,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总之; 日本人欠下的血债总要有人先记录着; 然后一笔笔地向他们讨回来。
迈过废墟,落旌喘匀了气息; 皱眉说道:“受到病菌侵害的人已经太多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便是等到战争结束; 对那些病人的救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不过落旌,我一直好奇,你是怎么做到不怕烈性鼠疫杆菌的?”跟在落旌身后的林玉茹忍不住惊讶地问道,“你都不知道,上一次从豚鼠身上提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