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前来进攻,郴君可以放心大胆地迈上会盟的高台,去撷取那“东伯”的桂冠。因为素燕已经不在素国了,他知道自己无法正面击败深无终,就必定北行,要前往渝国,先消灭深无终的几名大弟子,斩断他的臂膀。
渝,在阵之南,是一个小小的子爵国,并且在七十多年前,就沦为了阵的附庸。不知道为什么,深无终要选择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安排得意的弟子,作为向素燕挑战的重要基地呢?
晓行夜宿,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渝国境内。正是秋收的时候,大概在郴国,郴君已经派人打扫高台,挑选三牲,准备迎接东方各诸侯前来会盟了吧。渝国的田野上一片金黄,无数人拥在田中,正在辛勤地收割着。很奇怪的,一路上所见到的都是农人,衣服陈旧却并不褴褛,肌肤粗黑却并没有鞭痕。我没有看到一个奴隶,更没有看到鞭策奴隶劳作的监工。
深无终就坐在我的身边,他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不禁笑了起来:“奇怪吗?嘿嘿嘿嘿,在渝国,现在恐怕已经没有奴隶了。”
没有奴隶?没有奴隶,那么贵族靠谁来奉养?军队靠谁来资给?没有奴隶的国家还可能存活吗?!但是深无终摇摇头,似乎在嘲笑我的愚蠢:“你是打过仗的,我问你——两支军队,一支的主帅说:‘前进,否则我必斩之。’而另一支的主帅却喊:‘后退者死,前进取胜者,重赏。’你说哪方会赢呢?”
深无终认为,人心的力量要大过人力,思考的作用要大过行动:“我听说过你以前的事迹,如果没有你帮助剧卿规划石台的建筑,光靠奴隶众多,有什么用?不是已经倒塌过一次了吗?”他举这样的例子是要说明,与其靠驱赶和鞭打奴隶来劳作,不如将其解放为农人,由他们自主地去劳作。因为为了生存,奴隶只是运用自己的力量,而为了富裕,农人却同时运用自己的智慧。
“渝的土地很少并且贫瘠,但它的耕作技术却是诸国中最好的。这不是贵族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能人甚至上人、仙人的指点,这是农人自己在劳作中摸索积累得出的经验。”深无终同时向我暗示,如果他国来伐,渝国的自由民多于他国十倍,则兵源也多十倍,如果渝去进攻他国,以自由为饵,他国的奴隶也会群起响应的。
我半信半疑,但终于明白,深无终为什么要把这弹丸小国,当作自己的重要基地了。如果将奴隶解放,真的能够产生他所说的如此好的效果的话,那么,渝的疆域虽然狭小,但兵源和粮草,却都未必比大他十倍的国家缺乏。并且,人少易治,少起纷争;没有奴隶,当然也没有监工,反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