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的人,最近小店刚到了一款新茶,据说很好,我却拿不定,正好请先生帮忙评判评判,先生就不要客气了呢。”
崔如眉的话不仅得体,而且帮着男人下了台阶,热情又不强迫,再加上几句毫不露痕迹的夸奖,让男人觉得,他不是在凭白无故地喝别人的茶,而是在帮人家的忙,帮忙于人于己都是好事,怎会介意呢?不禁心情放松,兴致勃勃,也不再拘谨,便放下包,坐到了茶桌的凳子上。
“好吧,恭敬不如从命,女士好眼光,我喜欢茶,能够喝到你们这里的新茶,那是我的福气了……”
“先生客气了,您能够坐到我们这里喝杯茶,那是我们小店的荣幸。敢问先生贵姓?”崔如眉趁水烧着的当儿,坐下边摆茶具边礼貌地问道。
“呵呵,免贵姓张,免贵姓张。”
崔如眉一听,知道这人还是有些水平的,回答的时候很自然地带着“免”字,看来自己刚才猜的没错。
“唉呀,你们这个位置挺好的,但是以前倒没有怎么注意这里有个茶店。”男人说着,抬起头来四面环顾店里的摆设。
“咱的小店刚开张不久,名气还未出去,先生不知道也是情理之中,今天请先生尝尝新到的茶,如果觉得好的话,欢迎以后常来!”
“好好好……”男人客气地回答道,心情颇为放松。
崔如眉不再多说,专注地泡茶。
她拿出来的是一款本地很有名的绿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绿珠”。那“绿珠”茶树生长在常年云雾迷蒙的山上,生态好,无污染,是远近闻名的有机绿茶。以前传说有位很有名的诗人品了这茶后,还写了几句流传至今的诗来,“绿珠”前些年还得了茶博会的金奖。
后来,做“绿珠”茶的人又到浙江去学了手工制作龙井茶的功夫,回来后如法炮制,仿龙井工艺制成了叶型极好看的扁平茶,闻之泡之喝之倒与那真正的龙井茶无二了,只是名气没有龙井那样大,所以销量一直并不太大。
今天崔如眉泡的茶是这种茶里最好的一款茶,均是用明前一芽一叶手工精心炒制揉搓而成。
崔如眉拿来两个青花的盖碗放到桌上。
“你用盖碗喝茶?”男人有些惊异。
“是啊,”崔如眉将开水冲入盖碗,又倒掉,“我一直以为,中国的盖碗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既可拂去茶沫茶渣,喝起来又显得优雅端庄,好茶配好器,喝这么好的茶,用玻璃杯泡,虽然可以赏形,但是总觉得不太相宜,还是用这青花盖碗泡来喝起最有感觉。”
“啊,想不到女士年纪不大,却懂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