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尔人还说,是这些神创造了人类并最终赋予了他们文明──所有的知识和所有的科技,包括一套高度复杂的天文学。
这些知识包含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影响着其他我们所熟悉的行星──甚至是现代天文学才刚发现不久的外层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而这些行星是肉眼所看不到的。并且苏美尔人在关于行星的文本、清单与图画性的描述里,都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还有另外一颗行星──尼比鲁/马杜克──当它离地球最近时就会从火星和木星中间穿过。
苏美尔人所提到的复杂的天文知识,在太阳系却并不是那么陌生。宇宙是无穷的,星星的数量也是无数的。对星星的确认和命名并把星星分组归入不同的星座,最先是在苏美尔出现的,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几个世纪以后的希腊。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北部天空中的全部星座和绝大多数南都天空的星座,都被列入了苏美尔人的天文石碑上面──它们的排序都非(提供下载…87book)常正确,并且那些名字我们现在都还在用!
最重要的是,这些星座都像是环绕着太阳系这个平面。苏美尔人所称的UL。HE(“闪光的牧羊人”)──希腊人所叫的黄道十二宫循环(“动物之圈”),被分为十二个组而形成了黄道十二宫。不仅这些星座的名字──牛(金牛座)、双胞胎(双子座)、蟹(巨蟹座)和狮子(狮子座)等等──都是由苏美尔人命名的,而且甚至他们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雕刻的图形文字也是这么称呼这些星座的。
而后来埃及的黄道十二宫的代表几乎和苏美尔人的完全相同。
不仅如此,我们今天所运用到天体天文学的概念(包括天轴、昼夜平分点、夏至点等等)都在苏美尔时期得到了完善,就连岁差现象也和今天出奇地相似。众所周知,在固定的日期(例如春分点)观测太阳在黄道十二宫的天幕背衬下的位置,会有一种滞后的假相。这一假相是由于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相对于太阳是倾斜的而造成的。不过,由此带来的滞后(或岁差)就人的寿命来说是极小的,原因是,在360°的天球背衬中,黄道十二宫每72年的变化仅仅才1°而已。
黄道十二宫包围着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转动的轨迹,这些轨迹被分成了十二个宫,每一个宫占据整个圈的30°。这使得地球要用2160(72×30)年才能缓慢地走完整个黄道十二宫。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天文学家在地球上观天,当太阳开始对着双鱼座(或者任意一个星座)升起的时候,他开始持续观察(就像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