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的轮子刚转一周,就又停了下来。周先生摇下车窗,看着安琴。
“先生,我可以搭你的车吗?”安琴撒谎说,“我有一个朋友也在协和住院,我想去看看。”
“上来吧。”周先生帮她打开右侧的车门。
安琴坐上车,她想,如果周先生问他朋友叫什么名字,她就说叫鲁辉。可是周先生没问。
“先生真是个孝子,”安琴要在实践中检验她所学的内容,便抓住一切机会与人沟通,不过她说的绝不是奉承话,她内心里的确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她因此对他充满敬意,她说,“奶奶一定以有你这样的儿子而感到自豪。”
“我父亲过世早,是母亲将我们拉扯大的。我还有个妹妹——现在在美国,我母亲早年受了很多苦。”
安琴的眼睛湿润了。她想掩饰,可还是被周先生发现了。周先生问她怎么了,她用纸巾蘸蘸眼泪,镇静一下,才说话。原来她的经历和周先生差不多,她五岁的时候他父亲在平顶山一个私人矿井里挖煤,一次瓦斯爆炸把她父亲永远地埋在了地下。更为巧合的是她也有个妹妹,现在正在广州打工。她母亲直到现在还生活得很苦。为此,她常常感到愧对母亲。难怪周先生谈到母亲,她的眼睛会湿润。
然后,他们两人都无话,一直到协和医院。
下车的时候,安琴问周先生要了名片,并“顺便”问了*的病房。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安琴推开了周先生母亲的病房的门。这个时间周先生必定在公司里,即使不在公司里,也是在为工作奔波,总之,他此时在医院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安琴并不担心会在此碰到周先生。尽管如此,推门之前,她还是隔着窗子朝里张望了一下,很遗憾,窗子上安的是毛玻璃,看不到里边;她又将耳朵贴到门上听了听,什么也没听到。她正犹豫着要不要推门进去,听到背后有小轮子滚动的声音,她让开路。
护士推着带轮子的小架子,在她身边停下来。护士用麻木的目光打量她一下,那目光仿佛在说:你这个傻瓜站这儿干吗?
安琴朝护士咧咧嘴,咧得很不自然。她觉得自己处境尴尬,想做出解释,却找不到恰当的词语,再者,有必要对护士解释吗?护士推开病房的门,将放着瓶瓶罐罐的小架子推进屋里,推到病人的床跟前。
门敞开着。病房内的情况一目了然。病房内有两张病床,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太太,不用说,这是周先生的母亲。
另一张病床空着。在空着的那张病床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姑娘衣着朴素,神情拘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